御書房被鬧得人仰馬翻,宣和帝氣壞了,徑直起身,指著大皇子就嚷嚷著,讓人趕緊將大皇子拖出去。
等到大皇子被禁衛(wèi)軍帶走之后,宣和帝才喘著粗氣,跌坐在椅子上。
宣和帝本來想該詔書,也是因為一時之間對大皇子失望透頂。他讓人將大皇子送回王府,主要也是擔心自己再看著這個兒子,再這么遲疑一會兒,便會立馬改變主意,立刻放棄改詔書的想法。
這會兒宣和帝卻也不怕被別人知道,他原先屬意的正是大皇子了。
經(jīng)了大皇子剛才的那么一通鬧,倒是堅定了宣和帝改詔書的念頭。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原先詔書上的名字是誰,但過了這一刻,傳位詔書上的名字也就變了。
幾個大臣被宣和帝叫進御書房,都還不知道是為了什么事。
等到宣和帝將刑部尚書準備好的奏折叫他們一一過目之后,便開始說起了自己要修改傳位詔書一事。
朝臣們面面相覷,待回過神來之后,立刻跪到地上為大皇子求情。
一開始的時候,宣和帝說要秘密立儲,滿朝文武全都不同意。
當時大臣們心里也都是想著,大皇子德行具備,一直以來也并沒有什么錯處,又是嫡長子,在身份上自然更尊貴些,也更合祖宗家法。
然而,宣和帝力排眾議,一意孤行,使得朝臣們不得不順從宣和帝的意思。
可現(xiàn)在一聽,宣和帝的傳位詔書上寫的正是大皇子!那么日后,就算是宣和帝駕崩,大皇子即位,那也是合乎宗法制度的。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如果宣和帝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那自是再好不過了!
宣和帝本以為自己要更改詔書一事,十分容易,卻沒想到竟會被幾個大臣給勸上了,一時間臉上的表情又難看了幾分。
朝臣們哪里知道宣和帝心中所想?只當他是看到了刑部尚書的奏折給怒上心頭,便連連勸他,叫他等情緒平復下來在行決斷。
不得不說,這些臣子很是了解宣和帝了。
刑部尚書在一旁,一看到宣和帝沉默下來,立刻暗道不好。
他本也不知道宣和帝屬意大皇子,畢竟,在所有人看來,都覺得宣和帝是因為不滿意大皇子,這才會費盡千辛萬苦搞出個秘密立儲來。
誰曾想,這個儲君之位,還是在大皇子身上。
那搞這個秘密立儲還有什么意義?
不單是刑部尚書這么想,就連其他在場的大臣也是這么想的。
然而,他們很快就給宣和帝的“秘密立儲結(jié)果詔書上寫的還是大皇子”找了一個十分合乎邏輯的理由——宣和帝是想要考驗大皇子的心性,與此同時,考校其他的皇子的能力。
“皇上請三思?!蹦晏局貜偷?。
年太尉的想法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