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林這邊早有人備了,林醉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送上來了。
姆爹在阿豨手舞足蹈的示意里總算是看明白小少爺?shù)囊馑?,這就將阿豨放到了地上。
阿豨現(xiàn)在走路還不是很順,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慣性在跑。
倫沄嵐見了,還曾表示過,要給阿豨穿條牽引帶,說是在他們石里鄉(xiāng),家里有小孩都是這么弄的。
主要是因為在石里鄉(xiāng),等小孩滿了周歲,會走路了之后就讓他到處跑了。用破布條或者壞掉的衣服系在小孩的胳肢窩下頭,哪怕大人不注意,小孩也跑不到哪里去。而且,小孩也不容易摔跤,畢竟大人在后頭拉著,如果孩子要摔了,正好可以扯一把。
鄉(xiāng)下地方的拐子也不少,畢竟走街串巷挑貨賣的漢子也多,根本沒人會去在意是否有生人。
林醉自然不好反駁翁爹的話,而趙澤林更是不懂這個。不過,他倒是沒見過京里其他的小少爺有……綁繩兒的。也有可能是外出見人,所以才不綁,在府里的時候也是綁著吧……
當然,倫沄嵐的提議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來自墨珣的反對。
墨珣倒不是很在意倫沄嵐在“墨珣”小時候是不是也這么綁過他,就算真的綁過,那也不是墨珣本尊?。?/p>
在府里,這么多人看著,也根本用不上什么繩子。
摔就摔了,小孩子不摔怎么能學會走路呢?
難道還有人因為怕被噎死,就干脆不吃飯了?
倫沄嵐說不過墨珣,但在照顧孩子的這件事上,墨珣可沒有倫沄嵐有經(jīng)驗。
兩人各執(zhí)一詞,到了最后,竟是要找趙澤林評理。
趙澤林:…………
趙澤林無法,只得去問昌平郡君。昌平郡君畢竟生養(yǎng)過,對于怎么照顧孩子,肯定比趙澤林有經(jīng)驗。
昌平郡君從小就在京里長大,不過倫沄嵐說的牽引帶,他倒也聽說過。
趙澤林一聽他這么說,立刻就明白了——只聽說過,沒見過,就證明林家也沒用過這個法子。甚至京里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沒有用過這個法子。
趙澤林想想,也覺得在孩子身上綁個帶子……怎么看怎么像遛狗,著實不大好看。
最后,還是采取了墨珣的意見,讓阿豨自己跑。
阿豨跑起來并不很順溜,有時候跑著跑著真的會平地摔,而有的時候也會跑過頭,根本停不下步子。
此時,阿豨見了林醉,嘴上一邊喊著“爹爹,爹爹”,一邊“墩墩墩”地朝著林醉跑去。
林醉冷不丁地被阿豨撞了一下,因為站得太穩(wěn),倒把阿豨給彈出去了。
阿豨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還不等身后的姆爹上來抱他,自己就先麻溜地爬起來又朝林醉撲了過去。
林醉頓時便哭笑不得,趕忙蹲下來給阿豨擦臉?!鞍⒇g怎么哭了呀?”
阿豨不是很配合地胡亂晃著腦袋,還伸手去扒林醉的手。
因為被林醉擦著臉,阿豨說話也不是很清楚,但林醉還是聽出了“想爹爹”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