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平早年曾來過越國公府兩次,但時間已經(jīng)過去許久,門房早都已經(jīng)不記得他了。不過,當姜偉平說起自己是受墨珣所托,前來送信時,門房立刻將人引了進去。
接見姜偉平的是趙澤林,畢竟越國公人在御史臺,而墨珣還在邊關,府上就由趙澤林做主了。
趙澤林在見到了姜偉平之后,觀此人面容,似是隱約對他有那么點兒印象,但時間太過久遠,趙澤林倒也記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不過,姜偉平帶了墨珣的信回來,這事兒還是要跟倫沄嵐和林醉知會一聲的。
趙澤林接過姜偉平的信后一目十行,大致看明白了之后,倫沄嵐和林醉便帶著阿豨匆匆趕來了。
姜偉平在邊關與墨珣相認之后,墨珣便跟他提起過了自己的兒子?,F(xiàn)在看到阿豨,姜偉平自然是先夸上了?!斑@長得跟墨大人太像了,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p>
只可惜,姜偉平來得急,根本就不記得要給阿豨帶點小禮物,自是懊惱不已。
林醉趕忙打了個圓場,只說是姜偉平此次帶來的家書就已經(jīng)是份大禮了。
趙澤林看過了信之后,便轉手遞給了倫沄嵐,這就開始細細問起姜偉平,墨珣在邊關時的情況。
墨珣這封信是臨時寫的,只是報了個平安,簡單地描述了一下自己在邊關發(fā)生的一些事,倒也沒有事無巨細。
一說起墨珣,姜偉平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因為姜偉平正在說墨珣的事,倫沄嵐拿到信之后倒也沒有細看,只是仔細聽著姜偉平說話。墨珣信中的描述肯定不如姜偉平口述,如果不仔細聽姜偉平說話,只單看墨珣的信,恐怕看不出什么來。
等姜偉平說完,趙澤林一看,天色已經(jīng)暗了,便干脆留姜偉平下來吃飯。
姜偉平推拒了兩次起身欲走,還是被正巧下了衙的越國公撞上了,強行給拽了回來。
因為越國公盛情難卻,姜偉平便在飯桌上將墨珣抵達邊關之后發(fā)生的事又說了一遍。
跟趙澤林說第一遍的時候,可能有些細節(jié)記得不大清了。但此時說起第二遍,姜偉平就自覺給理順了許多。
饒是林醉他們已經(jīng)聽過了一遍,但此時再聽姜偉平說起,仍是聽得津津有味。
阿豨其實就是當個故事聽,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父親做的事在大周的將士心目中意味著什么。
姜偉平說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雖然用詞樸實無華,但勝在能夠打動人信,再加上他這段時日跟在墨珣身邊習武,對墨珣十分推崇,好話更是跟不要錢似的,一個勁兒地直說。
哪怕是像阿豨這樣的孩子,明明是已經(jīng)聽過一遍的故事了,此時也入了神。
越國公聽姜偉平說起,墨珣拉開了“震天弓”,面上不自覺流露出了幾分感慨來。
等到姜偉平離開,林醉手中捏著倫沄嵐遞來的信,這才恍恍惚惚地想起——明明皇上已經(jīng)回了京了,怎么墨珣還沒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