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竹子比趙家村的還好!”張鐵牛掰了一根竹枝,韌性十足,”你看這色澤,青中帶黃,正是最好的年份?!?/p>
林書明仔細查看了幾根竹子,心里有了底:”這片竹林大概有二十畝,夠我們用十天了。就是位置太偏,運輸是個問題?!?/p>
”還用老辦法唄。”李大柱說,”搭滑道,從山上直接滑下去?!?/p>
”對,但這次路程更遠,得分三段?!绷謺髦钢絼菀?guī)劃著,”第一段從這里到半山腰那個平臺,第二段到山腳,第三段用扁擔挑到工棚?!?/p>
大家立刻行動起來。有人砍竹子,有人搭滑道,分工明確。
”老八,這野竹子硬??!”一個后生喊道,”比人工種的難砍多了?!?/p>
”慢慢來,不著急?!绷謺髡f,”寧可慢點,也要保證質(zhì)量。這批竹子關(guān)系到咱們的信譽。”
與此同時,山腳下,大姐林秀蘭正指揮著婦女們搭建臨時工棚。
”這里離村子遠,中午回去吃飯來不及。”大姐對婦女們說,”咱們就在這搭個棚子,中午能歇腳,下雨也有地方躲?!?/p>
”秀蘭說得對?!眲⒋髬鹨贿厧兔σ贿呎f,”反正竹子有的是,搭個棚子不費啥事。”
不到兩個小時,一個簡易但實用的工棚就搭好了。雖然比不上原來兩村合用的那個大工棚,但遮風(fēng)擋雨沒問題。
”姐妹們,”大姐站在工棚中央,”現(xiàn)在趙家村不跟咱們合作了,全靠咱們自己。三十個人,十天時間,要完成兩百個竹筐。算下來,一天要做二十個?!?/p>
”二十個?”張家嫂子倒吸一口涼氣,”以前兩村六十個人,一天也就三十個?!?/p>
”以前是以前,現(xiàn)在大家都熟練了?!贝蠼愎膭畹?,”剛才我算了算,熟練的一天能編兩個,手慢的也能編一個半。咱們?nèi)畟€人,拼一拼,一天二十個不成問題?!?/p>
”就是,咱們不能讓趙家村看笑話!”李二嫂擼起袖子,”他們不是說咱們離了他們活不了嗎?偏要做給他們看看!”
這時,第一批竹子通過滑道運下來了。婦女們立刻開始破篾、編織。
”大姐,我來幫忙!”小順子帶著幾個孩子跑過來。
”你們來干啥?不是讓你們好好養(yǎng)雞嗎?”大姐問。
”雞都喂過了?!毙№樧诱f,”我們來幫忙遞篾條,跑跑腿,總能幫上點忙。”
”行,但不能耽誤養(yǎng)雞?!贝蠼忝№樧拥念^,”去,幫阿姨們把篾條分類,粗的放一堆,細的放一堆。”
孩子們立刻忙活起來。雖然做不了重活,但遞個工具、分個材料還是可以的。
林書明從山上下來,看到這熱火朝天的場面,心里踏實了不少。
”老八,你算算,這樣能完成嗎?”七姐一邊編筐一邊問。
林書明掏出小本子:”今天是第一天,大家還在適應(yīng)。我估計今天能完成十五個。明天開始,每天遞增,到第三天應(yīng)該能穩(wěn)定在二十個以上?!?/p>
”那就是說,十天能完成兩百個?”
”理論上是?!绷謺鼽c頭,”但要考慮到意外情況,所以大家要加把勁。”
正說著,王支書來了:”老八,聽說你們在這開工了?”
”是啊,王支書。”林書明迎上去,”沒辦法,趙家村不供竹子,只能自力更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