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
第五回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一、東山再起
陳宮忽然覺得殺曹操不義,便撇下曹操獨自離去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冤家宜解不宜結)。
曹操發(fā)現(xiàn)陳宮不見,迅速離開(分道揚鑣,速離是非之地)。
連夜到陳留,尋見父親,與父親商議起兵之事。
操父建議:向孝廉衛(wèi)弘尋求資助(錢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錢無罪,全憑用者分正邪)。
曹操依父親建議而行,衛(wèi)弘與曹操一拍即合(擁財富,更應守好財富)。
操大喜;先發(fā)矯詔,馳報各道,然后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舉大義,方可聚人心)。
曹操在衛(wèi)弘的資助下招兵買馬,迅速拉起一支軍隊。
二、眾人打狼
各鎮(zhèn)諸侯皆起兵響應曹操的矯詔,投洛陽來。
北平太守公孫瓚,統(tǒng)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
劉備因瓚舉薦之恩,領關、張等人迎接公孫瓚大軍(知道感恩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公孫瓚說起討董卓之事,關羽提議:立即收拾前往(一切向前看,方可得美滿未來)。
劉備、關、張引數(shù)騎跟公孫瓚來,曹操接著。
眾諸侯陸續(xù)皆至,各自安營下寨。
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
太守王匡提議推選盟主(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任何組織都應有首領),曹操推薦袁紹為盟主。
紹再三推辭,眾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禮儀雖繁,但重大事宜中不可少)。
袁紹上任盟主的事宜完畢后,長沙太守孫堅主動請戰(zhàn),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