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博士,很高興認識你?!?/p>
京城圖書館,靠窗的讀書區(qū)前,楊冬攏了攏耳邊秀發(fā),明亮的雙眼閃閃發(fā)光的看著旁邊的羅明。
確切的說,是羅明旁邊放置的手稿。
這些手稿,帶給了楊冬不一樣的思路。
她發(fā)現(xiàn),相比于單純的計算三體問題的最終解。
還是研究三體問題之下,行星的各種物理參數(shù),要來的更加實用。
羅明的手稿,毫無疑問的為楊冬打開了一扇新世界大門。
透過這扇門扉,她看到了一條不一樣的物理學道路。
看著羅明的手稿,楊冬如同發(fā)現(xiàn)了珍貴的寶藏一般。
楊冬是一名天才物理學家。
她的母親是青華大學鼎鼎有名的理論物理學教授。
這讓她從小就對物理知識耳濡目染。
而她也不負天才之名。
年僅20歲,就已經(jīng)從青華大學畢業(yè),更是成為了一位物理界璀璨新星。
更是以如此年紀,就進入了國家科學院,成為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
其含金量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如此天才的楊冬,此刻面對羅明手寫的手稿,卻顯露出了迷茫。
她發(fā)現(xiàn),她有些看不懂羅明的手稿了。
所有的公式,她都看得懂。
但組合到一起,她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實在是羅明的這張手稿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實在是太全面和高深了。
其中不只有力學,電磁學,熱力學,聲光學,凝聚態(tài)物理,固體物理,分子物理,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等數(shù)十種物理學科。
整個手稿,當真是包羅萬象。
而且羅明的演算過程,更是天馬行空。
在寫出各種公式之后,直接就推進到了結(jié)果。
完全就沒有演算過程。
甚至有時候,羅明還會再基礎(chǔ)公式的基礎(chǔ)上,推導出各種各樣新的公式。
楊冬的大腦飛速運算,卻依舊只能夠理解羅明最開始寫下的基礎(chǔ)力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