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鑾駕遇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帝都,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拍手稱快,說終于有人愿意替天行道,懲戒妖后了。
楊、華、鄭、陳四大家族的人,聽聞這個消息后,都是松了口氣。
他們并不知道姜家供奉的先天強者已經(jīng)入京。
只覺得自己籌劃嚴密,有離陽君出手,又是出其不意,太后這次必死,隨行的姜玉堂也活不了。
“諸位,妖后已死,姜氏倒臺已成定局,你我現(xiàn)在即刻入宮,請陛下主政!”
“皇帝年幼,根基不穩(wěn),不敢如妖后那般肆無忌憚,土地新政必廢!”
“我們還需趁機壓住軍方,將左右衛(wèi)軍掌握在手中,以免皇帝日后清算……”
“我們楊家和陳家,都先后獲罪,在朝中沒有什么分量了,入宮之事只能勞煩二位,在圣上面前為我兩家謀條出路……”
當(dāng)日,右相華容便帶著兵部尚書鄭欽年,以及各大士族官員,進宮請命。
然而。
當(dāng)他們來到陛下所在的乾元宮時,發(fā)現(xiàn)四周已是兵馬羅列,三千名禁衛(wèi)軍士卒嚴陣以待,殺氣騰騰。
眾人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皇帝為什么召集了兵馬。
右相華容低聲安慰道:“多半是陛下得知太后遇刺之事,所以震怒,畢竟是血親母子。你們等下記得說話注意點,此事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我們現(xiàn)在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讓陛下主政,想必陛下也該懂得取舍,我們只是幫他做了他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
說話間,眾人已是入了大殿,紛紛跪地叩拜吾皇萬歲。
但等了許久,也沒有聽到那句“眾卿平身”。
領(lǐng)頭的華容壯著膽子緩緩抬頭,望向金鑾殿上,只看到一名雍容華貴的婦人,端坐在龍椅上。
她一身素袍,沒有穿金戴玉,長發(fā)披散在腦后,已有幾分斑白,眼角也有了皺紋,看上去蒼老又虛弱。
不過那一雙眼睛,卻是凌厲如刀。
嚇得華容忍不住驚呼出了聲。
其他人聞聲抬頭,也看到了龍椅上的婦人,一個個如同見了鬼似的。
“太后……怎么可能!”
“你們覺得本宮應(yīng)該已經(jīng)死在了皇陵,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對嗎?”
太后咳嗽了一聲,冷聲開口道。
“若非本宮近來染了風(fēng)寒,不便出行,怕是真要中了你們的陷阱。諸位愛卿,好大的膽子啊,謀刺國母,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