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龍脈入體,五龍盤踞金丹。
李辰安并未立刻動身。
玉溪仙境,他盤膝七日。
皮膚下,新得的玄黃小龍與其他四條小龍糾纏游走,龍氣奔涌沖刷著每一寸筋骨血肉,發(fā)出低沉的雷鳴。那顆布滿暗金龍紋、孕育著元嬰雛形的金丹,在丹田氣海緩緩沉浮,每一次脈動都引動虛空微瀾,力量比之前更加內(nèi)斂,卻也更加恐怖。
五龍之力,如同五根擎天巨柱,硬生生撐開了那層“天門”壁壘的一道縫隙!雖然未能徹底破關(guān),但浩瀚的力量已能透過縫隙,引動一絲天地法則的本源呼應(yīng)!
足夠了。李辰安睜開眼,眸中玄黃之光一閃而逝,重歸深潭般的冰冷。第六條龍脈,必須盡快入手。九脈齊聚,方能徹底轟碎金丹枷鎖,鑄就前所未有的新的元嬰道基。
他攤開《龍脈圖》。圖上代表青城山的位置,一點(diǎn)清蒙蒙的光暈正在閃爍,與體內(nèi)龍脈之力共鳴。那光芒不似嵩岳的厚重蒼黃,而是透著一股靈動縹緲、清靜無為的意蘊(yùn)。
青城天下幽。其龍脈,源自道祖?zhèn)鞣ㄖz澤,蘊(yùn)道家玄妙之氣,清凈無為,卻又暗合天道殺伐。
李辰安身影一晃,撕裂空間,踏入其中。
……
青城山·丈人峰下。
空氣驟然扭曲,墨色身影無聲踏出。濕潤的草木清氣撲面而來,帶著雨后泥土的微腥。抬眼望去,群峰環(huán)抱,林木蔥蘢,云霧繚繞山腰,將青翠的山體襯得如同潑墨畫卷。山勢不如嵩岳雄渾,卻處處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靜”與“幽”,似乎整座山都沉浸在某種玄奧的道韻里。
游人香客的喧囂被隔絕在遠(yuǎn)處山門之外。李辰安所立之處,古木參天,藤蔓垂掛,石階苔痕深綠,是真正的幽深腹地。
《龍脈圖》自行浮現(xiàn),懸浮身前。圖上青城龍脈的光點(diǎn)清光大盛,如同一顆跳動的心臟。李辰安體內(nèi)五條小龍齊齊昂首,發(fā)出低沉龍吟,帶著一絲探尋與渴望。
他循著圖引,踏入更深的密林。腳下是厚厚的腐殖層,踩上去悄無聲息。越往里走,那股清靜無為的道韻越發(fā)濃厚,空氣中仿佛有無數(shù)細(xì)小的、無形的“道紋”在流轉(zhuǎn)。沒有嵩岳龍脈那種霸道的排斥力,卻有一種潤物無聲的滲透感,試圖安撫、化解他身上過于凌厲的殺伐與歸墟之意。
李辰安眉頭微不可察地一蹙。這力量很奇特,不硬抗,只纏繞,如同蛛網(wǎng),又如流水,無形中拖慢他的腳步,消磨他的銳氣。五龍之力微微震蕩,將纏繞上來的道韻清流震開,但很快又有新的纏繞上來,綿綿不絕。
行至一處三面環(huán)抱的幽谷,谷中一潭碧水,深不見底,水面平滑如鏡,倒映著上方一線天光。潭邊立著一塊天然形成的青黑色巨石,石面光滑如鏡,上面卻空無一物。
圖引到此為止,清光直指巨石。
龍穴入口?
李辰安走到巨石前。觸手冰涼,質(zhì)地堅(jiān)硬異常。他嘗試注入一絲五龍之力。
嗡!
巨石表面驟然亮起一層蒙蒙清光!清光流轉(zhuǎn),竟在石面上飛快地顯化出三行古老的篆文!字跡古樸,透著一股蒼茫道意: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然水無常形,何以為器?
大道無名,天地之始,強(qiáng)名之曰道,何以載道?
我命由我,亦由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