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監(jiān)正堂,高懸一塊嶄新的匾額,上書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百工堂”。
江燼璃端坐主位,雖身著嶄新的靛青色四品文官常服,眉宇間卻依舊帶著匠人的干練與銳氣。
她面前的長案上,攤開著各種圖紙、文書和樣品。兩側(cè)坐著的,是匠作監(jiān)新遴選出的第一批“技正”和“教習”。
“……《匠作安全例則》初稿已定,首要便是禁用藍礬、鉛粉等劇毒之物,推廣無害替代材料,所有工坊必須配備通風、護具。此例則,需強制執(zhí)行,由各地匠作監(jiān)分署巡查,違者重罰!”
江燼璃的聲音清晰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權(quán)威。她手中的金漆刀并未出鞘,只是靜靜地放在案頭,卻無人敢輕視其代表的意志。
“江大人,這…這替換材料成本頗高,恐工坊難以承受…”一名來自瓷窯區(qū)的技正面露難色。
“成本?”江燼璃抬眼,目光掃過那人,“一條匠人的命,值多少成本?朱家用童骨燒瓷,成本倒是低,其下場如何?”
她的話語讓那技正瞬間冷汗涔涔,“匠作監(jiān)會設(shè)立專項銀錢,補貼工坊更新設(shè)備材料。同時,推廣安全無害的‘冰裂釉’替代藍釉,其成本反而更低!關(guān)鍵,在于決心!”
眾人紛紛點頭,再無異議。
江燼璃思路清晰,決策果斷,既尊重傳統(tǒng)經(jīng)驗,又勇于擁抱革新。她的六指不時在圖紙和樣品上劃過,精準地指出關(guān)鍵。
眾人心服口服,充滿敬佩與干勁。這里,沒有繁文縟節(jié),只有對技藝的尊重和對效率的追求。
“好了,今日議至此?!苯瓲a璃合上最后一份文書,看向眾人,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帶著溫度的笑意,“諸位辛苦。改制之始,千頭萬緒,前路亦必有險阻。望我等同心戮力,以手中技藝,共筑這新朝匠骨!”
“謹遵大人教誨!同心戮力,共筑匠骨!”眾人齊聲應(yīng)諾,聲震屋瓦。
眾人散去,堂內(nèi)恢復安靜。
江燼璃指尖輕輕拂過腿環(huán)上模糊的“贈阿璃”三字,心中默念:陸拙,你看到了嗎?匠作監(jiān)立起來,學堂在開,安全的例則在推行…百工盟的“腿”,正在一步步站穩(wěn)。
……
帝都的深秋,天高云闊,金風送爽。今日,是整個帝都、乃至整個大胤工匠階層翹首以盼的日子——“百工明堂”正式落成,并舉辦首展!
明堂坐落于西城匠人聚居區(qū)的中心,毗鄰工部匠作監(jiān)衙署“百工堂”。天才蒙蒙亮,明堂外寬闊的廣場上已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對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座建筑的開館,更是一個被壓抑千百年的群體,真正挺直腰桿、沐浴在陽光之下的盛大典禮!
匠作監(jiān)大監(jiān)江燼璃,身著嶄新的、象征著正三品大員的靛青色官服,立于明堂正殿那恢弘的日月山河圖壁掛之下。
她的目光掃過殿內(nèi)井然有序、閃爍著智慧與心血光芒的展品,最終落在正殿中央,被一圈柔和光暈籠罩的展臺上。
她的左手,習慣性地撫摸著懸于腰間、象征著無上權(quán)柄與信任的“金漆刀”刀柄。右手掌心,那枚殘破的漆雕腿環(huán),被她用一方靛青絲帕小心包裹,貼身收藏,緊貼著心跳的位置。
“大人,吉時將至?!苯匙鞅O(jiān)副監(jiān),一位精神矍鑠的老木匠,低聲提醒道。
江燼璃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涌的復雜情緒。她轉(zhuǎn)身,面向殿外那如同潮水般涌動的人群,也面向這片由無數(shù)匠人雙手重塑的山河,朗聲宣布:
“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