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在這次鏟除蛟龍計劃中沒有被瑤老頭安排具體事務(wù)顯得心里有些失落,但是他很快就釋懷了:自己沒有什么過人之處的能力,只會給他們幾位徒添麻煩而已。
回到家中后,他記得瑤老頭說過汪洋身上有強大的氣場,本來想問下瑤老頭或者汪洋的,但是現(xiàn)實中很多事情都是有難言之隱不愿告白的,但見汪洋閉口不談,老袁自然不會貿(mào)然詢問。
瑤老頭說汪洋這個強大的氣場或者說是能量源竟然能夠使江中的蛟龍都有所忌憚,那這個氣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老袁從自己滿屋子書籍中查閱了一些資料,查閱到了古代印度的移魂換軀和藏傳佛教目前已經(jīng)失傳的奪舍法。
據(jù)說在阿地瑕尊者進藏傳經(jīng)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前去印度迎接他的藏族譯師一直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尊者。
有一天他跟著尊者來到了恒河邊,正好看見一個年老的婆羅門背著一個小孩的尸體,婆羅門到了河邊便放下孩子尸體,將他在河水中洗得干干凈凈后放在一邊,然后就開始打坐。
過了一會兒,只見那小孩兒仿佛剛睡醒般坐起身復(fù)活過來,而老婆羅門卻倒地斷氣身亡了,之后小孩兒把老婆羅門的尸體推到恒河里,自己大搖大擺地?fù)P長而去。那個藏族譯師見此情景,便詢問阿地瑕尊者個中事由,阿地瑕尊者告訴譯師,這其實是外道的一種借尸還魂的修法。
這事證明,外道修法也能有令人咋舌的高強法力:可以將活生生的一個人的意識,遷移到另一個死人的身上,就像從這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從而將自己的生命不斷地通過換軀來得到長久的延續(xù),這就是外道修行的神秘力量。
不止這一點,外道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神奇修法,但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空性的修法,不但沒有空性修法,也沒有一個徹徹底底的空性概念。
外道書籍里雖然也有空性的說法,但這種空性的范圍是很狹窄的,不能使人解脫。
所以佛家認(rèn)為般若空性之外的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都不如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的一個偈頌,就是因為不但般若空性是佛教所特有的,而且最終的解脫也必須依賴于空性法門,佛家認(rèn)為這才是正宗佛門解脫肉身之苦的唯一法門。
老袁接著查閱了關(guān)于藏傳佛教中關(guān)于奪舍的相關(guān)神秘記載:
在藏傳佛教中,尚有一種特殊的拋瓦法,藏文叫作“拋瓦仲覺”,意思是奪舍。
佛教認(rèn)為人的身體就如暫住的房舍,奪舍就是強行進入他人身體的一種修法。奪舍法是由嘎舉派祖師瑪爾巴帶入藏教的,瑪爾巴也是xZ第一位使用奪舍法的大師。
據(jù)《瑪爾巴大師傳》記載,有一次,在降若祥敦為首的許多弟子來呈獻(xiàn)良好心愿的酬謝會上,正好在大師靜室附近有一鴿子窩,小鴿子跟隨媽媽在空中飛翔,突然鷂子飛來追趕母鴿,母鴿嚇得逃回窩而被駭死,成了鴿尸。于是大師便說道:“今天我給你們表演奪舍法的法術(shù)吧!”大家便頂禮祈禱,請求表演。
瑪爾巴便拿根細(xì)長繩子拴在死鴿的腳上,將那只死鴿拴置得遠(yuǎn)遠(yuǎn)的,自己便作起奪舍法來。
忽然那只死鴿起來,撲撲地拍著翅膀,準(zhǔn)備要飛,小鴿子也飛來圍著媽媽,十分感人。這時,降若祥敦便回頭一看瑪爾巴大師,見到大師身體已經(jīng)僵硬,心中不忍感到驚恐,哭著跑到瑪爾巴尊前祈請說道:“上師活佛啊,請勿這樣做!”但大師毫無反應(yīng)。于是大家越發(fā)害怕又跑到鴿子跟前祈請,鴿子一倒,瑪爾巴大師馬上就活轉(zhuǎn)過來,當(dāng)場的人便相信奪舍法,認(rèn)為極其了得。
瑪爾巴大師后來把奪舍法傳授給了自己的兒子達(dá)瑪多德。據(jù)說達(dá)瑪多德修有所成,在不慎落馬身亡后,便用奪舍法轉(zhuǎn)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