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韻原本將祝詞給她的時候,便沒打算親獻(xiàn),算是對她在王氏案中表現(xiàn)尚可的賞,可如今被她這般明顯地在帝王面前點明功勞,也免不得心中歡喜,覺得她識時務(wù)。
她含笑欲將祝詞接過,可趙硯徽卻冷冷道:“不必如此麻煩,娘親定是思念珺兒的,讓珺兒來獻(xiàn),娘親定會高興?!?/p>
公孫韻面色一僵硬,而玉珺再一次被夾在他們之間。
不等她反應(yīng),公孫韻便直接將祝詞歸還道她手上,力道有些重,讓玉珺端盛的手臂跟著微晃了晃。
帝王既已發(fā)話,她也不好推辭,只能捧著祝詞緩步上前,供奉在高娘娘牌位前,親自燒去。
趙硯徽也上前一步幫著她,低聲道:“娘親,兒子帶著珺兒回來看您了?!?/p>
他心中還有許多話要同娘親說,可有些話只能講在心中,不能道出口。
他沉默著,只在心中言語,直到祝詞燒至最后,他輕嘆一聲:“娘親,你你好好勸一勸珺兒,莫要讓她再同兒子置氣,兒子這顆心可要被她傷透了。”
“娘親,兒子膝下只有儒祈這一個孩子,娘親在天之靈,保佑兒臣與珺兒能再有一個子嗣罷?!?/p>
玉珺聞言手上一僵,面上卻仍舊盡力維持不動聲色。
孩子,可萬萬不能再有一個孩子。
既有了和離的打算,便絕不能將一個無辜的孩子帶到這世上來。
她輕輕抬頭,看著高娘娘的牌位,心中默默道:高娘娘,若您也覺得我應(yīng)該和離,便請成全我罷,萬不能讓我再有子嗣。
祝詞燒罷,玉珺站起身來退回自己本來的位置。
高娘娘的事了結(jié)了,可帝王家還有別的列祖列宗,祭祖的事還得繼續(xù),但就沒玉珺什么事,她只需要跟著禮數(shù)磕幾個頭就是。
祭祖結(jié)束,又是一次沐浴更衣,眾人便一同移步到了正殿之中。
佛門之地不宜飲酒吃肉,準(zhǔn)備的吃食便都是素食,不過宮中的御膳房做出來的東西自然精美,即便是素食也并不遜色。
趙硯徽坐與上首,與下面臣子略說幾句話,突然想到了什么,對著不遠(yuǎn)處侍立著的盎柔道:“將此前準(zhǔn)備的甜釀給眾大臣分食罷,也算調(diào)劑?!?/p>
他唇角勾起一抹弧度:“這也是朕親自看著人做出的,味道很是不錯?!?/p>
東西擺到了桌面上來,玉珺盯著杯盞中的甜釀,隱隱聞到梅香。
她似有所感地抬眸,正好看見帝王與盎柔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輕輕勾唇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