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驪名為臺,實際是一座高高建于夯土基上的觀景樓。坐北朝南,長寬各數(shù)十丈,高三層,四面無遮,氣勢雄偉,視野極佳。鹿驪臺的對面,就是一座可同時容納萬人的大校場,東西南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門,四門兩側(cè)又各開一拱衛(wèi)小門,四門之上也各建有一稍矮的觀臺,隨四門而命名,分別為青龍臺、白虎臺、朱雀臺、玄武臺,是為受邀而來的各地太守和其余貴客所備的。
將近巳時,大校場里旌旗遮天,兵甲耀目,數(shù)以萬計的各路人馬已經(jīng)齊聚。
徐夫人的馬車漸漸靠近青龍門時,四門炮聲響起,魏劭魏儼帶著漁陽和各地太守以及世家貴族疾步出來,列隊相迎。
徐夫人一頭華發(fā)梳的溜光整齊,身穿醬紫衣裳,從馬車上下來,一手拄著龍頭拐杖,另邊胳膊被小喬攙著,身后朱氏相隨,朝著青龍門走去。
魏劭和魏儼搶上前去行禮,其余太守等人也紛紛施禮。
鹿驪大會除了選拔人才、耀武揚威的目的,也是魏家與各地太守相互聯(lián)絡(luò),促進(jìn)聯(lián)合的一個場合。
今日這些受邀前來的各地太守,無不是魏劭父親在時便有的老人。前幾日起,魏劭便相繼與趕來的這些人會過面了。他們自然也都與徐夫人打過交道,盼著與她會面。只是徐夫人如今不大見客。此刻見她終于露面,爭相上前向她問好。
徐夫人精神矍鑠,面帶笑容,與人一一寒暄,見眾人目光隨后落到小喬身上,笑道:“老身年已邁,幸而我魏家中饋繼承有人,此我孫兒新婦喬氏,深得我心。今日便由喬氏代老身擊響金鼓,為我幽州健兒鼓舞聲勢!”
小喬在眾人略微的驚訝目光注視之下,不疾不徐往前一步,面帶微笑道:“我來之前,祖母便告我,云今日到場的,無不是英俊豪杰、魏家肱股,叮囑我萬萬不可失禮,當(dāng)以叔伯拜之。諸位叔伯,納我一禮。”說完向三面各施一禮。
眾人見她年紀(jì)雖不大,卻容色絕代,舉動風(fēng)華,應(yīng)答大方,氣度過人,不過一個照面,都覺眼前一亮,徐夫人如此薦她,何況她的身份還是魏劭之妻,不敢托大賣老,各自向她回禮。
徐夫人心情極好,大笑聲中,復(fù)讓小喬挽著自己的手臂,攜她步入青龍門。
校場里的萬眾軍士見徐夫人現(xiàn)身,萬歲呼聲四起。
徐夫人滿面笑容,帶著小喬,身后隨了朱氏,在魏劭魏儼兄弟的陪護(hù)之下,登上鹿驪臺列位。各地太守、貴族、以及受邀而來的客也紛紛各自登上四門觀臺列坐。兩日前到的袁代、丁屈也被引入座位不提。
鹿驪臺的視野極好,四面大風(fēng)吹揚,從臺上俯瞰腳下,但見巨大校場之內(nèi),軍士方陣羅列一字排開,兵甲森嚴(yán),武風(fēng)雄渾,心胸也不由隨之升起一陣激蕩之感。
小喬知道魏儼魏劭兄弟就在近旁,四目正觀著自己,心中對這兩個魏家男人實在膈應(yīng),卻絲毫沒有分心,眼中更看不到這兩個人。她只望向徐夫人。在徐夫人帶著鼓勵的目光之中,深深呼吸,吐完胸中濁氣,邁著穩(wěn)穩(wěn)的步伐,走向設(shè)在鹿驪臺中央的那座巨大金鼓之前,從一個軍士手中接過綁飾了紅纓的銅槌,在萬眾矚目之下,穩(wěn)穩(wěn)地?fù)]臂擊鼓,三聲之后,伴著尚未消去的嗡嗡鼓振,朗聲道:臍彼公堂,稱彼篁??!蒙我勇士,安守四方!萬壽無疆!
彼時大風(fēng)吹揚,合著鼓振之聲,她清朗又充滿了元氣的聲音,隨風(fēng)傳送到了校場的四方上空之上。
“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
校場起先沉靜,片刻后,忽然再次爆發(fā)出了一陣合著她朗誦之辭的“萬壽無疆”聲,聲來自四面,幾乎震動云霄。
小喬將銅槌放回托盤,如來時那樣,穩(wěn)穩(wěn)地走了回來。
她看向徐夫人,從徐夫人含笑的雙眸中,她知道自己應(yīng)該通過了這次于她自己來說其實是個并不容易的“考驗”。
她長長地吁出了一口氣。神色看著平靜,實則心臟還在飛快跳動,手心里也捏出了一層汗。
而今女人地位雖然普遍低下,但在魏家,卻有過女人主政的一段歲月,也是靠著當(dāng)時的徐夫人,魏家才渡過那段飄搖低谷,為后來的魏劭主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所以,在魏家徐夫人的面前,根本就沒有所謂女子不能走出內(nèi)堂之說。
小喬深知,以自己的資歷,原本根本不可能以如此高的姿態(tài),站在名為鹿驪臺的這個地方的這個位置上,受著來自腳下萬眾的歡呼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