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素來信奉“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他之所以提前讓鐵牛率領(lǐng)親衛(wèi)軍在城外埋伏,便是算準了敵軍援軍抵達后,必會松懈警惕,屆時內(nèi)外夾擊,突襲裕親王的大營,定能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舉扭轉(zhuǎn)戰(zhàn)局。
堂內(nèi)眾人聽了周寧的部署,心中的擔(dān)憂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士氣。夜色漸深,遼城的每一處都在積蓄力量,等待著黎明時分那場決定北州命運的生死之戰(zhàn)。
天剛蒙蒙亮,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遼城的城墻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
周寧一身銀色盔甲,早已佇立在城頭之上,披風(fēng)被晨風(fēng)吹得獵獵作響。
他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城外的曠野,耐心等待著敵軍的到來——昨夜的部署,今日便要見分曉。
沒過多久,遠處地平線盡頭揚起漫天塵土,馬蹄聲、腳步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如驚雷般滾滾而來。
敵軍主力裹挾著新到的援軍,浩浩蕩蕩兵臨城下,黑色的旗幟遮天蔽日,殺氣騰騰地壓向遼城。
隨著一聲雄渾的號角聲劃破晨空,敵軍的進攻正式拉開序幕,數(shù)萬士兵如潮水般向著城墻涌來。
周寧低頭瞥了眼城下蜂擁而至的敵軍,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笑意。
此次馳援遼城,他雖未攜帶大量炸藥包,卻帶來了親衛(wèi)軍標配的足量手雷,更特意繞道宛城補充了充足的箭矢與火油,為的就是這一刻。
而更關(guān)鍵的是,昨夜他早已下令,讓士兵悄悄摧毀了連接護城河兩岸的吊橋——想要踏足遼城,必先渡過這道天險。
沖鋒的敵軍沖到護城河邊,見吊橋早已不見蹤影,頓時愣了一下,隨即在將領(lǐng)的呵斥下,紛紛縱身躍入河中。
“撲通!撲通!”數(shù)萬士兵像下餃子一般跳進冰冷的河水,奮力向著城墻方向游來,渾濁的河水中密密麻麻全是人頭,場面頗為壯觀。
可他們誰也沒有察覺,河面之上,正漂浮著一層薄薄的油膜,在晨霧中幾乎難以分辨——那是周寧特意準備的提煉煤油,雖不及汽油迅猛,燃點卻更低、火勢更持久,足以成為收割生命的利器。
“點火!”待敵軍大半進入河心,周寧猛地抬手,一聲令下,聲音鏗鏘有力。
城墻上早已蓄勢待發(fā)的士兵們立刻行動,將早已點燃的火箭搭在弓上,千箭齊發(fā),帶著熊熊火光射向城下。
箭矢落入河中,瞬間點燃了漂浮的煤油,“轟”的一聲巨響,大火猛地躥起數(shù)丈高,沿著河面迅速蔓延開來。
護城河瞬間變成了一條燃燒的火龍,赤紅的火焰舔舐著水面,濃煙滾滾直沖天際。
河中的敵軍士兵猝不及防,身上瞬間被大火引燃,衣物、毛發(fā)、皮肉在烈焰中滋滋作響。
慘烈的嚎叫聲此起彼伏,刺耳得令人頭皮發(fā)麻,有的士兵拼命在水中撲騰,試圖撲滅身上的火焰;有的則掙扎著爬上岸,在地上翻滾不止,可火勢卻越滾越旺;還有人妄圖重新跳回河中,卻發(fā)現(xiàn)河水早已被火焰覆蓋,跳入其中不過是加速焚燒。
最終,這些士兵一個個被燒成焦黑的炭塊,僵硬地倒在河邊或水中,尸體堆疊,慘不忍睹。
城墻上的沈丘與金濤親眼目睹這一幕,皆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他們?nèi)f萬沒想到,王爺竟布下如此狠辣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