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上,滿上,給他滿上?!?/p>
梁大爺手指蘇浩面前的酒碗,連連說著。
“梁大哥,小浩不會喝酒?!?/p>
一旁的另一個桌上,劉慧婉連忙勸阻著。
“小浩長大了,已經(jīng)進機械廠了,哪能不喝酒?”秦爺爺也在一旁攛掇著,“再說了,他干的可是采購員,煙酒都是必不可少的?!?/p>
劉慧婉不再說話,只是瞪了蘇浩一眼,以示警告。
“嬸兒,您別管了。”
何雨柱則是抱著一個瓷壇子,笑著對劉慧婉說著,“咕咚咕咚”,便是給蘇浩面前的酒碗倒?jié)M。
蓮花白,四九城的名酒,據(jù)說有800多年的歷史,由四九城葡萄酒廠生產(chǎn)。
但怎么說呢,這種“蓮花白”已經(jīng)不是早年間的蓮花白。
此廠生產(chǎn)蓮花白是59年之后的事情,而且在酒中加入了當(dāng)歸、熟地等藥材,使蓮花白成為了一種滋補酒。
現(xiàn)在是58年,何雨柱拿來的這兩壇蓮花白,還是早些年由京西海淀鎮(zhèn)“仁和酒店”釀造配制的蓮花白,采用青花瓷壇封裝,上蓋黃云緞袱。
一壇2斤裝。
調(diào)轉(zhuǎn)青花瓷壇,壇底印有“仁和酒店”四個篆字。
何雨柱是個實在人,家里總共有兩壇,也不知是別人送的,還是他從哪兒淘換來的,反正是都拿來了。
一壇供今天喝,剩下的一壇就送蘇浩了。
蘇浩倒是不客氣,欣然接納,并且打算將剩下的一壇收入自己的“空間蛋”。
仁和酒店,早已不存在。
“仁和酒店”的蓮花白,也就成了難得的藏品。就算是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jīng)不見這種酒。有的都是白玻璃瓶裝的,2。3元一瓶,一斤裝,要票。
不能說是假酒,但也已經(jīng)不是“仁和酒店”的酒了。
像何雨柱拿過來的這種青花瓷壇、上蓋黃云緞袱的“蓮花白”,在后世的拍賣會上,一壇最高曾經(jīng)拍出30萬的價格。
“蓮花白”酒名中有“蓮花”二字,那就與蓮花有關(guān)。
據(jù)傳大辮子時,蓮花白酒的釀造,采用萬壽山昆明湖所產(chǎn)白蓮花,用它的蕊入酒,釀成名副其實的“蓮花白酒”,配制方法本為御用秘方。
后秘方流傳宮外,成為民間飲品。
看到這酒,就連秦爺爺都是連連稱贊,說“今兒個有口福了”。
今天的菜也很是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