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桃花溝!”
過了二郎山往南不遠(yuǎn),便是桃花溝。
大自然的造化,遠(yuǎn)非人類可以想象。
就這一條長達數(shù)十里的山溝里,生長著很多果樹。
不僅僅是生長有山桃樹,而且還有山杏樹、山楂樹、山柿子樹、山核桃樹、山石榴樹等等,可謂是“一坡一果,十里一花”!
之所以叫“桃花溝”,大概是因為“桃花”好聽吧。
這些果樹,差不多集中開花,集中結(jié)果兒,但卻是不同時間成熟。
當(dāng)春天來臨,萬物復(fù)蘇,首先開放的杏花、桃花。這兩種花還沒落下,山楂、山柿子、山核桃等樹花,也就接著開放了。
桃花紅、杏花白,山核桃花淡綠、山柿子花黃綠,掛滿樹枝。姹紫嫣紅,花團錦簇、落英繽紛,將整個山溝渲染得宛如仙境一般,煞是好看!
不過很少有人來欣賞,來的基本上都是找食吃的野豬。
飄落的花瓣,就是這桃花溝一帶,剛剛度過饑餓冬天,野豬們的第一批食物。
清代詩人龔自珍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描寫的就是花瓣飄落樹下,集成厚厚的一層,最終化作泥土的景象。
那也只是在大戶人家的園子里。
在這桃花溝,可沒那樣的情趣,飄落的花瓣還沒等它們化作春泥,都會被野豬們“哼哧、哼哧”地唱著“葬花吟”、吃掉。
接下來,野豬的好日子就來了。
山果兒會依次結(jié)出,依次成熟,也就會依次成為它們的食物。
從春末一直到冬初。
甚至,到了隆冬,都會有野豬來這里尋找凍果子吃。
5月,成熟的是山杏;6月,成熟的是山桃;7月核桃8月梨,9月石榴來趕集。到了10月、11月,紅果,山柿子也都相繼成熟了。
冬天也就來了。
京西大山,不只有豬窩那樣的野豬的聚集地。像這桃花溝,也是幾支野豬群的覓食地,甚至有的將窩都建在了這里。
蘇浩今天就帶著梁倉、栓柱二人來到了這里。
目的就是帶著他們打一兩頭野豬。
順帶的,給蘇小琴他們,摘一些山杏回去。
“嘿!”
聽了蘇浩的話,梁倉高興得嘴巴一咧。
他可是早就想讓蘇浩帶著他進入大山深處,打幾只野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