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里,“他的筆尖點在技術可靠性章節(jié),“要加入更多來自比亞笛、寧得時代的實測數據和技術承諾,增強說服力?!?/p>
蘇哲的指示清晰而精準,每一下都點在了關鍵處。張朋飛連忙記錄,不時點頭。
“市長,專家評審會下周就要開了,“李嚴有些擔心地問,“我們來得及修改嗎?“
“來得及,“蘇哲語氣肯定,“你們加班加點,必須來得及。這是我們最后的機會,必須做到完美。“
他看向楊青:“楊秘書長,你負責協(xié)調各方資源,確保張主任他們需要什么,就能第一時間得到什么。遇到任何困難,直接向我匯報?!?/p>
“是,市長!“楊青立即應道。
“另外,“蘇哲沉吟片刻,“方案最終提交前,我要親自過目。不是粗略看,是逐字逐句地看?!?/p>
“明白!“三人齊聲應道。
……
幾天后,專家評審會的前夕。
京海市項目組的成員幾乎徹夜未眠,對方案進行最后的打磨和演練。蘇哲果然如他所說,逐字逐句審核了最終方案,甚至親自修改了幾處表述,讓整個方案看起來更加犀利、更有沖擊力。
凌晨四點,方案最終定稿,送往印刷廠緊急印制和裝訂。
張朋飛眼睛里布滿血絲,卻毫無睡意,他對同樣疲憊不堪的團隊成員說:“同志們,成敗在此一舉!明天,我們要讓所有人看到,京海方案,是不可超越的!“
……
申省,黃江市。
碧空如洗,海風帶著咸濕的氣息吹拂著黃江市新建的深水港碼頭。
巨大的龍門吊矗立在岸邊,遠處海面上,幾艘工程船正在作業(yè)。
一切都顯得繁忙而充滿活力。由國家發(fā)改委主任苗正巖帶隊,一行數十人的調研隊伍正行走在碼頭的規(guī)劃展板前。
隊伍里包括了發(fā)改委相關司局的負責人、能源領域的專家,以及一眾隨行人員。
申省省長鐘曉春、黃江市代市長曲連江陪同在苗正巖左右,臉上洋溢著熱情而自信的笑容。
劉萍作為分管副主任,也在隊伍中靠前的位置,她的表情平靜,但仔細觀察,能發(fā)現她眉宇間一絲難以化開的凝重。
幾家央媒和申省本地媒體的記者跟在隊伍外圍,攝像機鏡頭和錄音筆時刻對準著隊伍的核心。
“綜合來看,黃江港的水深條件、地質穩(wěn)定性、后方陸域空間以及配套的電網基礎設施,都非常優(yōu)越,可以說是國內最適合建設大型海上風電母港的選址之一。”
曲連江指著展板上的規(guī)劃和數據,向苗正巖和考察組詳細介紹,聲音洪亮,充滿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