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審計工作一旦從審計署特派辦轉(zhuǎn)為市政府“內(nèi)部核查”,那結(jié)果就只有一個——什么都查不出來。
這就等于徹底投降。
“宋市長的顧慮,我理解?!?/p>
林昭遠放下茶杯。
“不過我相信審計署特派辦的專業(yè)能力和政治覺悟。”
“他們是帶著尚方寶劍來的,代表的是中央的意志?!?/p>
“我們地方上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而不是設(shè)置障礙,更不能中途叫停。”
他看著宋昌明,話說得很重。
宋昌明的眼角抽動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
“當然當然,配合是必須的?!?/p>
林昭遠像是沒看到他的微表情,主動讓了一步。
“不過,宋市長提醒得也對?!?/p>
“我會跟審計組的同志們溝通一下,請他們在具體工作中更注重方式方法,多聽取我們地方同志的意見,避免擴大化影響到正常工作?!?/p>
這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原則不退,方式可談。
宋昌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這個年輕人,比他想象的還要硬。
“好,好?!?/p>
“昭遠書記考慮得周全?!?/p>
宋昌明端起了茶杯。
“那就按你的意思辦。”
……
送走宋昌明,林昭遠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動。
他想起了一個人。
市政府研究室那個叫周成山的老科長,那個冒著巨大風險把u盤交給他的人。
現(xiàn)在,城投集團的審計風暴已經(jīng)刮起來,宋昌明肯定會清算內(nèi)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
周成山,很危險。
自己必須保他。
不光是為了道義,更是為了向所有人展示一種態(tài)度——跟著我林昭遠,不會被虧待。
在一次討論市委機關(guān)人事微調(diào)的書記辦公會上,林昭遠看似隨意地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