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那一段時間,其實發(fā)生的事情和寧魚與厲時雁之間的時光也差不了多少。
都是兩個人互相為伴的一段時光。
程修明大的左棠棠六歲,程修明讀初中的時候,左棠棠剛上小學。
左家有錢,也有足夠的權利,能夠找一所同時設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分部的頂尖學校。
小學分部和初中部離的不太遠,對于那個時候才六七歲的左棠棠來說,自然還是要走挺久的,畢竟人小腿兒也短,步子邁的不大,走的時間自然就長了,加上左棠棠其實是個路癡的性子。
那是程修明第一天去那個學校,,左家就直接讓程修明轉進了那所學校的初中部,直接成了初一的插班生。
左棠棠嘛,雖然人小性子迷糊了一點又是路癡,但這個事情多半是由于家里實在是有太多人寵著她。
她這么小,在家里也根本不需要解決一些什么問題,所有的事情家里人都會幫她處理好。
但程修明進學校的第一天,左棠棠著著實實是自己解決了一回問題。
雖說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左棠棠到現(xiàn)在想起來還不清楚,也不太確定自己那是解決問題還是將問題變得更大。
或許是讓問題變得更加糟糕吧。
這個問題說起來是這樣的,那一天是程修明第一回進學校,但左棠棠小朋友,已經(jīng)進那個學校念了一兩個月,雖然左棠棠性子比較迷糊,但是智商還是在的。
畢竟父母的智商高達一百七,兩個都是醫(yī)學界十分難得的頂級教授,在當年讀書的時候,成績都是同齡人中佼佼者的佼佼者。
左棠棠雖然這一兩個月上課上的有些迷迷糊糊,也不太喜歡聽課,有時候上課打個瞌睡,吃點零食和同桌說說話什么的,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對于放學時間來說,左棠棠十分的清楚。
其實不止左棠棠清楚,每一個學生應該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上課時間,下課時間和放學時間。
因為放學時間意味著他們就可以回家了。
原本按照左家人的設想是,程修明的初中部,雖然放學時間要比小學部遲兩個小時。
但正好這兩個小時足夠讓左棠棠先待在班主任的辦公室,將自己的作業(yè)寫完。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當左棠棠寫完自己的作業(yè)之后,程修明不出意外就能從初中部來到小學部接左棠棠,然后兩個人一起出校門,再上司機的車回家。
第二個好處就是,左棠棠是很聰明,從小情商很高,智商也很高,但架不住她才六七歲,就是實打實的一個小孩子性格,還有人寵著在左家基本上那是無法無天的小魔女。
左棠棠偏偏又極其討厭做作業(yè),也不太喜歡讀書,覺得讀書枯燥無味,每每回到家就把作業(yè)一扔,父母要監(jiān)督左棠棠寫作業(yè)的時候,左棠棠就會撒潑打滾,撒嬌賣萌,給爸爸媽媽撒嬌賣萌沒用那就去找爺爺奶奶,再不行就去找外公外婆總有一個能夠管得住爸爸媽媽的吧,總有一個能夠發(fā)話讓左棠棠不用寫作業(yè)的吧??
于是寫作業(yè)的問題,從小就是左棠棠父母極為頭疼的一個問題。
雖說左家有錢有權勢有地位,在京圈那是出了名的豪門大族,就算左棠棠不喜歡讀書,左家也足夠為左棠棠托底,可以說不管左棠棠讀不讀書,左棠棠的父母,左棠棠的家族和家人就已足夠養(yǎng)她個大幾輩子,也能夠幫左棠棠改變以后的命運,出國留學什么的。
但有一句話叫做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左家能為左棠棠托底是一回事兒,左棠棠不愿意讀書可以不用讀書,這也是另外一回事兒,不讀書也不會影響左棠棠以后的生活,更不會對商家造成多么大的疑難問題。
他們有的是辦法,能夠讓左棠棠成才,有的是辦法讓左棠棠獲得自己以后想過的生活。
左棠棠的父母在寵愛左棠棠之余,卻不是一味的溺愛左棠棠。
在左棠棠父母的觀點里,讓左棠棠好好讀書并不是為了以后的未來,又或者說只有讀書才能有前途什么什么的,這在他們左家面前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句話。
但是讓左棠棠讀書是為了讓左棠棠獲取知識,懂得道理,懂得常識,至少讓左棠棠知道自己很多不知道的東西,也讓左棠棠從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那是一個人的底蘊。
至少書讀多了不會有害處,能夠讓左棠棠獲得成熟的大局觀和眼界,還有形成自己獨立的世界觀,知識對于形成一個人穩(wěn)定的精神內(nèi)核和精神世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