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在楊延朗幾人墓園被捕之前,展燕也在城中飛檐走壁,處處尋人。
可洛城太大太繁華,人又多如牛毛,雖登高望遠,反而不易尋人。
正焦急間,忽然烏云壓頂,風(fēng)雨大作,街道上商販行人也漸漸散了,方才還熙熙攘攘的大街,一下子靜了下來。
展燕無處避雨,就近尋了一處屋檐下容身。準(zhǔn)備待雨停了,再去尋找老爺子和陳忘兩人的下落。
正無聊等雨時,展燕忽然聽到一群稚子的讀書聲:“大不攻小也,強不侮弱也,眾不賊寡也,詐不欺愚也,貴不傲賤也,富不驕貧也,壯不奪老也……”
循聲望去,展燕方才注意到,自己容身之處,竟是一間書塾。
內(nèi)里有十幾個孩子,人人持著一卷書來,齊聲誦讀。
更奇特的是,教書的先生居然是一個年輕女子。
她長發(fā)及腰,披在身后,頭上插一根青玉流蘇簪,柳眉明目,紅唇白齒蒜頭鼻,皮膚白皙如雪,手指修長如蔥,身著素衣小衫,青白長裙。
立在講桌前,更顯得恬靜典雅,端莊而美麗。
女先生亦看到了展燕,看她在檐下狼狽躲雨,便對孩子們說:“現(xiàn)在下學(xué),大家在屋里自行玩耍吧!”
孩子們一聽下學(xué),歡呼一陣,三三兩兩在書塾里玩起來。
伴隨著孩子們的歡呼,女先生向展燕招了招手,示意她進來避雨。
展燕也不客氣,大方方的走進來,穿過嬉鬧玩耍的孩子們,走到講臺前,向女先生道了一聲謝。
女先生聲音溫柔,回過禮,便招呼展燕去內(nèi)廳休息。
展燕這才看到,這間書塾不過是一個大宅院臨街的一間罷了,內(nèi)里還有一個不小的院子和幾間大房。
女先生要展燕進入休息的,是在這書塾隔壁開辟的一間小室。
小室靠墻處擺著一個不小的書架,堆滿了書卷,窗臺又養(yǎng)了三兩株香蘭,小室中心,擺著一張桌,兩個坐墊兒,桌上擺著茶具,桌邊正用炭火小爐咕嚕嚕燒著開水。
女先生先招呼展燕坐下,自己又端坐在展燕對面。
坐定,招呼一個約摸十三四歲的孩子說:“方升,給客取些茶來?!?/p>
“趙方升見過客人?!焙⒆雍苡卸Y貌地向展燕行禮后,便去一旁煮茶。
展燕看了一眼這個孩子,應(yīng)該是這間書塾里年紀(jì)最大的了。
這孩子短眉、厚唇、高鼻梁,眼睛不大卻很有神采,待人彬彬有禮,身體不胖不瘦,皮肉結(jié)實。
讀書之外,應(yīng)該還有些武術(shù)的根基。
女先生與展燕對坐,介紹道:“這間斗室,是我平日提問考校學(xué)生的,客可在此休息躲雨。我是這書塾的先生,姓李名詩詩,大家亦喚我作小詩。相逢即是有緣,不知姑娘怎么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