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旁邊一個穿著破舊儒衫的老秀才也撿了一張,看著看著,渾身顫抖起來,老淚縱橫。
“天殺的!天殺的崔氏??!”老秀才嘶聲哭罵,“朝廷去年撥了三千匹絹、八百貫錢修堤??!全被他們吞了!
用的爛泥朽木!怪不得今年堤垮了!他們還用吞掉的錢糧去填河,給自己造了好田!我們的地淹了,他們的田卻多了!
朝廷發(fā)的賑災糧,也被他們克扣了九成!我們吃的麩皮糠秕,連他們豬食都不如?。 ?/p>
老秀才的話,如同驚雷,炸響在周圍僥幸逃過一劫、躲藏起來的百姓耳邊。
紙上寫的,竟是崔氏的累累罪證!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真相,以一種原始卻極具沖擊力的方式,開始在這座燃燒的城池里悄然傳播。
二狗雖然聽不懂全部,但“修堤錢被吞”、“賑災糧被扣”這幾句他聽懂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憤怒取代了恐懼,讓他渾身發(fā)抖。
“崔家…崔家!”他咬牙切齒,眼中充滿了血絲。
越來越多的罪證傳單在暗地里流傳,伴隨著低語和哭聲。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并在血與火的澆灌下,便會瘋狂生長。
城外的騎兵依舊如山岳般矗立。城內(nèi)的瘋狂在真相的滲透下,開始從內(nèi)部崩解。天際,一輪朝陽終于突破濃煙,將光芒灑向滿目瘡痍的大地。
李承乾的攻心之策,已然顯效。但崔氏百年根基,絕不會坐以待斃。更激烈的暗流與反擊,正在醞釀之中。
勝負,尚未可知。
……
李承乾站在東宮殿外的石階上,春寒料峭,但他脊背挺得筆直,目光似乎已穿透重重宮墻,落在了千里之外那片焦灼的土地上。
屬官低聲稟報著朝會的結(jié)果和消息的傳遞情況,他只是微微頷首,臉上看不出喜怒。
“點一把火…”他低聲重復著自己方才的命令,眼神幽深,“光有外面的威懾和里面的傳單還不夠。崔氏經(jīng)營百年,樹大根深,恐慌和積威之下,即便百姓知曉真相,也未必敢立刻反戈?!?/p>
他轉(zhuǎn)身快步走回殿內(nèi),來到那幅巨大的河北道輿圖前,手指精準地落在了清河郡治所所在的“宗城縣”,而后向西滑動,停在了與之毗鄰的“貝州”。
“貝州刺史,是誰的人?”李承乾忽然發(fā)問。
身旁的屬官迅速翻閱記憶:“回殿下,貝州刺史張儉,出身寒門,是…是陛下當年天策府舊人,以謹慎務實著稱,并非山東世家一系?!?/p>
“很好。”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閃,“立刻以孤的名義,再加發(fā)一道手諭給貝州刺史張儉。
命他即刻動員州兵,不是去平亂,而是沿清河郡邊界布防,設置難民營寨,接納所有從清河逃出的難民!提供粥飯、醫(yī)藥,并派員登記造冊,問明來歷冤情,一一記錄在案!”
屬官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心臟怦怦直跳。太子這一手,太狠了!
城外鐵騎堵截暴力,城內(nèi)傳單揭露真相,而貝州方向的營寨,則給出路!一條活路,一條既能活命又能申冤的活路!
這不僅僅是分化,這是要給被裹挾的百姓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希望和出口!
一旦開始有人成功逃離并得到安置,消息傳回城內(nèi),崔氏再也無法用“官軍格殺勿論”的謊言欺騙和恐嚇民眾!人心的堤壩,將從這個口子開始,徹底崩潰!
“殿下圣明!臣即刻去辦!”屬官聲音都因激動而有些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