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燭火通明的斂尸房內(nèi),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站立的溫清寧,另一個是尸身被安置在臺子上的陋寡婦。
溫清寧神色肅然又專注,手上帶著手衣,低著頭,一寸一寸地翻檢陋寡婦身上的衣服。
呼出的白氣,隨著她的呼吸源源不斷地產(chǎn)生又消散。
除了裙擺有一點臟污,以及背壓產(chǎn)生的褶皺,衣裳整體干凈整潔。
她湊近裙擺看了看,臟污主要集中在兩側(cè)和后面。
溫清寧擰眉沉思片刻,伸手托起陋寡婦的雙腳,裙擺自然下垂,有臟污的地方正好垂落在臺子上。
被抬走的?離地的高度不高,是身高不足,還是力氣不夠,亦或都有?
將疑惑記在心中,她繼續(xù)翻檢里衣。
陋寡婦的里衣依舊干凈,無損壞,也沒有污跡。
溫清寧接著看向頭部。
與穿戴齊整的衣服相比,陋寡婦頭發(fā)的凌亂便顯得有些扎眼。
她沒有急著上手,默默觀察片刻,既沒有旁人梳理過的痕跡,也沒有木屑、草屑,只除了黏在頭發(fā)上面的雪塊。
從衣服、頭發(fā)可以推測陋寡婦最后所在之地很干凈。
不對!
溫清寧收回將要碰到陋寡婦頭發(fā)的一雙手,目光凝聚在雪塊上。
頭發(fā)上的雪很容易抖落,而這雪塊從延祚坊抬到京兆府廨都沒掉,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凍在頭發(fā)上了。
為了不讓手衣上的溫度造成干擾,她從隨身錦袋中翻出一把小竹片,輕輕撥動。
果然,緊挨著頭皮的一層頭發(fā)都帶著一層冰渣,有些冰渣沾了雪便成了溫清寧看到的“雪塊”,有些則隱藏在亂發(fā)中,企圖瞞天過海。
失血而亡的早期特征之一就是出汗,但集中在額頭和手心,不應(yīng)該是整個頭皮。
“人血在不同狀態(tài)下,流血的快慢也不同……熱乎乎的暖炕便是原因之一?!?/p>
當(dāng)初在悲田養(yǎng)病坊中說的話突然在腦中響起,緊接著便出現(xiàn)一個念頭:大出汗。
能做到“滿頭大汗”這種出汗程度的,除了疾病,便是高溫。
可是陋寡婦身上的衣服沒有汗?jié)n,那么衣服極有可能被人換過。
也是,以陋寡婦對潤娘的疼愛在乎,她怎么會穿著這件衣服去李家村。
除了哭靈的行頭,必然還有一身體面衣裳。
想到某種可能,溫清寧牙根緊咬,呼吸加重。
她甩了甩頭,努力平復(fù)翻滾的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