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去看看,應(yīng)是貴客到了,先請人到門屋避避寒,待我梳洗再行見客?!睖厍鍖幰幻娓糁皯魮P(yáng)聲吩咐,一面起身。
竽瑟聽到動靜,連忙捧著暖好的衣裳進(jìn)了屋子。
“郡君,今日穿這套見客可好?”語氣比之前的恭敬更多了一分親近。
溫清寧抬眸看去,見是素色的裙襖,便點了點頭:“就這一身吧?!?/p>
竽瑟先將衣裳放到炕上暖著,轉(zhuǎn)身服侍她梳洗打扮。
這套裙襖是沈鈞行送來的,圓領(lǐng)窄袖的短襦,下配內(nèi)襯絲綿的多層夾裙,再罩上一件輕容內(nèi)襯的織錦寬袖衫,最外面再穿上一件鑲有毛邊的大翻領(lǐng)半臂。
毛茸茸的衣領(lǐng)圍著未施粉黛的小臉,顯得暖和又嬌俏。
竽瑟端詳片刻,又為她整理了下頭上的發(fā)帶,笑著贊道:“衣裳做的合身,樣式花色正適合郡君?!?/p>
溫清寧笑了笑,正要說話,忽聽平安在外稟道:“郡君,來人是刑部郎中。他不肯進(jìn)門,說家中無長男,男女有別,要隔著院門向您問話。”
溫清寧聞言挑眉:“那位大理寺評事可跟著一塊來了?”
“穿官服的就他一個,另有十余名隨侍?!逼桨不氐馈?/p>
想起昨日沈鈞行提過的侯家女眷,溫清寧便歇了請人入院的念頭。
“你將灶房的桌凳搬到門外,竽瑟去備上一壺?zé)岵杞唤o發(fā)財?!?/p>
二人應(yīng)了聲“是”,各自去忙。
溫清寧行至門屋,便看到一個面無蓄須的長者站在大門外。
他年逾五十,穿著一身緋色圓領(lǐng)的窄袖長袍,腰間的革帶痕跡分明,可見用的年頭已經(jīng)不短。
溫清寧的視線從他不茍言笑的臉上掃過,垂眸看了眼他的手和腳上的六合靴,眸光微閃,旋即上前見禮。
只是她才要邁步跨過門檻,就聽侯文金出言制止:“郡君留步,請郡君依禮而站?!?/p>
溫清寧微微一愣,過了一會兒才想起來侯文金口中的“依禮而站”是什么意思。
避嫌禮,古之禮俗,指男女談話需要保持在四步以上的距離。
她往后退了一步又一步,直到把兩人相距一丈,才見侯文金面色稍緩。
溫清寧叉手正要俯身下拜,卻再次被打斷。
侯文金斜眼瞥了她一眼,隨即把身子一側(cè),目光落向旁處,沉聲說道:
“郡君深受皇恩,便該為婦人做出典范,與外男相見該以冪籬遮身才是。二則,郡君既然已經(jīng)脫了白人之身,便該行肅拜之禮。”
肅拜禮,古時女子常用禮,行禮時需要雙膝跪地,再將雙手壓疊落于膝上,最后低頭下拜。
因《周禮》云:婦人以肅拜為正,故而為那些提倡恢復(fù)古禮的文人儒士所推崇。
這些人認(rèn)為女子叉手見禮,過于輕慢,曾上書要求禁止婦人行此禮。
這事發(fā)生于先帝在位時期,被記在《萬典錄》中。溫清寧讀到時還覺得荒唐,一群文人儒士不寫濟(jì)世文章,不看蒼生不易,專門盯著女子行事,實在是吃飽了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