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折返屋內(nèi),展開那幅皮日休書法字畫,依“十、十四、十八”三個數(shù)字找到相對應(yīng)著的,最終得出“千波殿”三個字。
“千波殿?是什么地方?”公孫策問道。
“是皇宮內(nèi)一處殿宇的名字,”月瑤抬眸看向李蓮花:“不如去看看?”
李蓮花頷首,與月瑤、包拯、公孫策一同往皇宮而去。
但進(jìn)宮后沿途問及宮女太監(jiān)“千波殿”的位置時,對方要么搖頭說“從未聽過”,要么臉色驟變,匆匆躬身避開。
包拯見狀,眸色一沉:“看來這千波殿竟是宮中禁忌。”
月瑤、李蓮花與公孫策相視一眼,也想到了事情的不簡單。
幾人無奈,只得尋了僻靜處攔下幾名宮女太監(jiān),稍作威脅施壓。
那小太監(jiān)囁嚅著開口:“宮里人都知道,提‘千波殿’是天大的忌諱……”
旁邊的宮女跟著補(bǔ)充:“那本是座冷宮,里頭囚著的是先皇的李妃娘娘?!?/p>
“李妃?她為何會被囚在那里?”包拯追問。
話音剛落,幾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
“是犯了宮規(guī),觸怒了先皇……”
“不是宮規(guī)!是她對先皇不忠,外頭有相好的……”
“我聽老人說,她當(dāng)年懷了孩子,可后來孩子沒了,有人猜那根本不是先帝的種……”
“不對不對!是說李妃是妖怪——她當(dāng)年生下來的根本不是孩子,是一只剝了皮的貍貓!這傳聞在宮里傳了好些年了……”
“貍貓?怎么可能?”包拯不信。
“可宮里都這么傳……”小太監(jiān)縮了縮脖子,又補(bǔ)了一句,“不過也有別的說法,說李妃是瘋了,先帝才把她關(guān)起來的。”
“還有人說,是她當(dāng)年非要跟皇后作對,暗地里想害皇后娘娘——當(dāng)年的皇后,就是如今的太后啊……”
一旁的月瑤聽到“貍貓”二字時,心頭猛地一震——想起來了,這不正是“貍貓換太子”的案子嘛!
她暗自想著:好像是當(dāng)年先皇的劉妃與李妃同時有孕,先帝曾言,誰先誕下皇子,便冊封那人為后,那孩子就是未來太子。
后來李妃先臨盆,誕下的卻是一只血淋淋的貍貓;劉妃則順利生下皇子,最后不僅被封為后,她的孩子也成了太子,也就是當(dāng)今的皇上。
幾人輾轉(zhuǎn)尋至千秋閣,求見掌管宮廷典籍的史官王康??赏蹩狄灰姲热耍樕?dāng)即冷了下來,直言不愿相助。
公孫策在一旁低聲提醒:“此人與崔明沖是同科榜眼,二人私交甚篤,他素來敬佩崔明沖的才學(xué)。先前開封府一案,他心里本就對我們存著芥蒂?!?/p>
包拯上前一步,語氣懇切:“王大人,包拯今日是奉旨查案,特來查閱先皇在位時的史書,還望大人指點(diǎn)一二?!?/p>
王康卻嗤笑一聲,轉(zhuǎn)身就要走:“這些典籍都在架上,包大人自己找便是?!?/p>
“王大人!”包拯沉聲道,抬手亮出御賜金牌,“包拯奉皇上之命查案,若大人拒不協(xié)助,便是抗旨?!?/p>
“金牌?”王康回頭,語氣帶著幾分譏諷,“倒真是威風(fēng),莫說查案,憑這牌子,包大人便是殺了人怕也不用償命吧?”
話雖刻薄,但他還是轉(zhuǎn)身從架上抽了幾本冊子,丟到包拯手中,“行了,包大人自便。”
包拯幾人也不計較他的態(tài)度,當(dāng)即翻開典籍細(xì)查,月瑤則在一旁,反復(fù)梳理“貍貓換太子”思索其中可能找到的線索。
不多時,公孫策指著一行字道:“找到了!上面只寫‘李妃囚于千波殿,終身不得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