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苦,打鐵、撐船、賣豆腐。
陳雁自從三年前嫁給馬蹄溝的孫滿倉,便每日和孫滿倉三更起床,趁著月明地,淘洗黃豆,磨碎豆子,煮豆?jié){,點豆腐。
這是孫家的看家手藝,據(jù)孫滿倉說,爺爺?shù)臓敔斁褪歉蛇@個的,孫家豆腐,在鞏縣東這一帶無人不曉。
豆腐做好后,孫滿倉讓婆娘再去睡個回籠覺,自己拉著板車到附近村莊叫賣。
“賣豆腐~豆腐~”
“咯咯咯~”隨著公雞打鳴聲、和孫滿倉的吆喝聲,聞著各家炊煙的火燎味,村民們便開始了這一天的生活。
趕緊舀點麥,或者黃豆,去換豆腐。
孫家豆腐細膩滑嫩,豆香味濃郁,孫滿倉掀開棉被,一股清新豆香味,帶著熱騰騰的蒸汽撲面而來。
“滿倉啊,我家婆婆就喜歡吃你家的,味正?!币淮鍕D端著編簍,倒給滿倉過稱。
孫滿倉咧嘴一笑,盯著秤桿準(zhǔn)星:“別的我不敢說,這豆腐,我和婆娘是三更起開始磨豆子,就是新鮮。”
早晚各賣一次,孫滿倉和陳雁兩人勤勞持家,雖然很累,但日子過的挺富裕。
所以孫滿倉一家,也一直是附近村民口里‘別人家’的榜樣。
但現(xiàn)在孫滿倉有了之前從未想過的苦惱。
那就是陳雁現(xiàn)在不想做豆腐了!
因為馬蹄溝許多年輕的媳婦們,都去鄰村的高業(yè)溝去做了紡紗工,有個本來在家里就手藝好的,還做了組長。
聽說一個月能拿二兩五錢的工錢。
更讓陳雁受不了的是,之前羨慕自家有豆、有麥的人家,現(xiàn)在從高業(yè)溝紡紗坊對門的雜貨店買零嘴,有幾個媳婦還跑到周家溝的美妝店買了農(nóng)會書辦的挎包。
每日上工、下工,挎著包,也裝模作樣的塞進去書和零食。
陳雁看著她們結(jié)雙成對,挎著小包,熱熱鬧鬧,迎著柳梢和朝陽,走在剛鋪好一半的煤渣路上。反而又羨慕起她們來了。
因為她們迎著朝陽去做工的時候,正是自己要去睡覺的時候。
陳雁想想自己夜里干,白天睡,和那些去工坊做工的婦女比起來,自己活的著實無趣。
心氣一沒,干活就無精打采,豆腐也做的仿佛沒那么好吃了。
孫滿倉不惱陳雁,只恨這個什么農(nóng)會和工坊,破壞了他引以為傲的,以為會這樣幸福一輩子的生活。
最終執(zhí)拗不過,只得讓陳雁去紡紗坊,自己和只有一只胳膊的爹勉強來做。
陳雁第一天到工坊,就被分派到了最簡單的軋棉組,只需操作機器,把生棉送入機器內(nèi),再接住脫籽棉,抱給彈花組。
剛剛聽組長教授完方法,自己還沒來得及去摸這個自己從來沒見過的玩意,就聽組長喊道:“各女工,來大院里集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