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民看著四人爭論一番后瞅向自己。
自己拿起蒲扇,坐在板凳上邊扇邊道:“允貞,我看咱的大夫們,都很熟練縫合和外傷處理,你為什么能做這么好?”
禹允貞不明白忽然問這個問題,便答道:“我是寫了操作并畫圖制冊,給她們講解后,她們經過給大量傷員處理練習,自然熟練?!?/p>
周懷民給她點贊,笑道:“你做的很好。子曰:學而時習之。在書本上學到方法,在實踐中習得經驗,兩者缺一不可。今天你們討論這個事,是不是從實踐出發(fā)來解決問題呢?”
張國棟疑道:“不太明白你說的。”
周懷民又道:“你們討論半天,有沒有想過這個情報的源頭是什么?”
張國棟道:“是李掌柜帶來的情報,他說家里遭了流賊劫掠?!?/p>
周昌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掌柜的情報未必是真實的?!?/p>
周懷民道:“是的,我們探討這么重大的事,只是基于李掌柜的口述,不覺得這個工作方法有問題嗎?李掌柜是被遭劫掠不假,這是事實。但他所說的遭流賊劫掠,他怎么知道是流賊?而不是土寇?或者是其他人?”
眾人點點頭,只顧分析接下來怎么辦,但忽略了一個很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
周懷民道:“在我們工作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要到群眾中作實際調查去,而不是在這里紙上談兵?!?/p>
“無論是農會,還是保民營,我們都是從人民中來。做事也是為人民做事,所以要多深入到人民中去調查?!?/p>
“調查一下,到底是流賊,還是賊寇,有多少人,為首者是誰,內部有什么矛盾,他們中誰又能成為我們的朋友,誰一定是我們的敵人,都要搞清楚。”
張國棟點頭道:“社長你說的對,我們確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像付長秋,如果不派他去調查,我們就難以掌握如此清晰的上山路線和各種情報。這個事我們幾個商定一下?!?/p>
“社長,格物堂有工匠來找你。”門外的周懷禮喊道。
周懷民心中一動,大笑:“這一定是有什么好事,咱們出去看看?!?/p>
門外停著兩輛板車,板車上整整碼放滿了麻袋,堆的老高。
旁邊兩個工匠一邊抹著汗,一邊喝水,見周懷民眾人出來,講道:“周會長,這是咱的空心鑄鋼車軸。一輛板車的輪轂是鋼鑄,一輛板車的輪轂是銅鑄?!?/p>
周懷民眼睛一亮,大喜道:“鋼鑄?你們解決了鋼水問題?”
工匠答道:“是的,俺們又學習冶鐵坊那邊搭建了熱風窯,火焰白亮時鋼錠就融為水?!?/p>
“鋼錠又是怎么解決的?”
工匠兩人互相瞅了瞅,不好意思的笑道:“東家,俺們說了都不好意思,我們請教了冶鐵師傅,還有白窯的窯工,整整嘗試了兩百多次,每次嘗試宋主事都記了過程,一點一點改正,摸索出來摻多少石灰石,鼓入幾刻風等,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物料?!?/p>
周懷民哈哈大笑,對周圍幾人道:“瞧見沒,這就是實踐出真知,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格物堂、保安堂學習,從人民中汲取豐富的勞動經驗,利用紙筆把經驗傳承和改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