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楊祎認為自己上大學了,而且離得又比較遠,父親應該會按月給自己打生活費,但那真的是她認為的,一個月后,楊祎去查自己的生活費,他發(fā)現(xiàn)怎么會這么少,根本不夠一個月的花費,她立刻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詢問:是不是打錯生活費了,電話那邊,父親平靜的告訴她,已經(jīng)第二個月了,大的開銷在第一個月都已經(jīng)支出過了,之后應該不會在有過大的花銷了,而且她才十八歲,根本不會計劃自己的日?;ㄤN,所以,從這個月起,父親會按星期給她打生活費,萬一有緊急事情需要用錢,現(xiàn)在轉(zhuǎn)賬是很方便的,只需要給他發(fā)一條微信,他立即就會把錢打過來,這樣作可以幫她學會計劃金錢,不會胡亂花錢,防止手頭因為有余錢而控制不住自己在平時亂花錢,月末又要他在多打錢給楊祎,那一刻楊祎終于知道了為什么父親在上火車之前一定要去學校的食堂看一次,那時候楊祎還感動父親這么關心她之后的吃飯問題,原來是她錯,父親是去餐廳看飯菜的費用,還拿著小本子在幾下飯菜的價錢(這個本子是楊祎有一次回家無意間在家里看到的),之后楊祎的父親按照飯菜的價格及楊祎的飯量算出每個禮拜楊祎可能花費的錢,父親真的不負他數(shù)學老師的名號,每個禮拜給楊祎的錢,除過吃飯之后連五塊錢的盈余都沒有,也就是那個時候,楊祎知道了:父親在有錢,自己在怎么爭氣,父親也不可能毫無保留的在經(jīng)濟上支持她,畢竟老家還有自己的侄子需要補貼,母親那邊就更不要想了,她娘家的那些個兄弟姐妹,侄子、侄女某些時刻也是需要她的支持;所以,要擺脫這種手心向上以及不正常的家庭氛圍,唯一的方法就是要靠自己。
現(xiàn)在回頭想,應該從上大學開始,楊祎的人生就向好的方向在發(fā)展,雖然她沒能上到好的大學,也不是什么好專業(yè),但她的學校卻處在了一座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平常兼職的工作還是很多的,經(jīng)過一番思量之后,楊祎為自己的未來發(fā)展作了一個簡單的規(guī)劃,首先她意識到:自己并非名校畢業(yè),之后想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基本不可能,如果自己在不認真規(guī)劃一下大學的生活,可能大學畢業(yè)了,還是要靠父母的力量來幫她找工作,之后自己的薪水也未必自己可以做主,所以必須要從學校就開始為自己未來努力,第一步自己的經(jīng)濟先獨立起來,畢竟基本的生活費,父母還是愿意給她的,那么之后掙的錢就可以存起來當做畢業(yè)后的啟動資金,而且還在大學期間還有時間可以考慮畢業(yè)后是考研還是直接工作,訂好計劃后,楊祎就開始行動了起來,從第二個月開始,除過學校的學業(yè)之外,楊祎開始了忙碌的兼職生活,每個禮拜父親打她的生活費就用來生活,兼職賺來的錢,就存起來為之后畢業(yè)后的日子做打算,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大二結束的那個暑假,楊祎查了一下自己的私人賬戶,驚喜的發(fā)現(xiàn)居然有了一筆不菲的存款了,也就是在那一年,楊祎為自己添置了人生中第一件護膚品,價值一百五十元的眼霜,這個價位的眼霜跟楊祎同學用的眼霜比起來真不算什么,可對楊祎來說這就是她的奢侈品,大學的前兩年收到宿舍舍友的耳濡目染,眼霜作為她心心念念的東西,在二十一歲那年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第一次實現(xiàn)了自己的心愿,楊祎也更堅定了自己的內(nèi)心的想法:今后自己想要的東西靠自己也能拿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差,努力奮斗,漸漸改變,有一天,一定會讓自己閃閃發(fā)光。
嘗到了自己努力的甜頭,大二那年的暑假,楊祎沒有回家,她告訴父母:自己想要考一個計算機證書,這個證書在將來畢業(yè)的時候可以為自己加分。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父親對于楊祎要主動學習的行為還是比較認可的,在電話里:父親很爽快的同意,并且愿意持續(xù)提供暑假期間的生活費跟計算機培訓的費用。家里那邊愿意提供培訓費跟生活費,楊祎這邊的壓力就少了不少,她原以為父母不愿意給她除了自己專業(yè)之外花的其它錢,畢竟初中的時候爸媽都不愿意為她報繪畫輔導班,理由是:畫畫和自己當時的主項沒關系,她都打算用自己暑假的兼職賺的錢為自己報電腦培訓費,出乎意料的是,父母表示了支持,那么她暑假賺到錢就可以存起來了,意外之喜就這么來了
那個暑假應該是楊祎二十多年來過得最辛苦的兩個月了,她發(fā)過傳單,當過小學生的家教,在四十度的高溫天里穿著多啦A夢的衣服在大街上跳舞,晚上擠出時間在學校門口的小超市里收銀,工作之外還必須要留出學習計算機的時間,每天累的回宿舍之后挨著枕頭就能睡著,根本就找不到隔壁宿舍女生說得晚上一個人睡在宿舍里害怕的感覺。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楊祎在九月份終于摘到了她的果實,不但收獲了金錢,在九月中旬,計算機證書考試中她也通過了,當然當場不可能知道結果,可是不論什么事如果達到胸有成竹不就成功了嗎?楊祎當時就是那樣的狀況,結果自然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