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國內(nèi)的話,基圍蝦主要指的是“刀額新對蝦”,也被稱為花虎蝦、麻蝦等。體表土黃色至淡棕褐色,布滿密集的灰綠色或黑褐色小點,額角(蝦槍)只有上緣有齒,看起來像一把刀,故名“刀額”。
基圍蝦長約10-15厘米,煮熟后紋理清晰,口感很勁道。
最主要的是這種蝦能適應(yīng)低鹽度的咸淡水環(huán)境、生命力強、便于活體運輸,這也是后世它能廣泛上餐桌的原因。
像斑節(jié)對蝦這種海蝦土著,雖然捕捉不難,但是對運輸條件要求比較高,所以鮮活的比較難吃到。
基圍蝦在后世的時候也能賣到大幾十一斤,還是養(yǎng)殖的,現(xiàn)在葉成這批是野生的,肉質(zhì)更緊實、更有彈性,蝦味更濃郁,相信也能賣個好價錢。
50個地籠收起來還是很費時間的,葉成都不知道自己干了多久,才把所有的地籠都弄上來,主要時間耽誤在分揀上面。
最后看了看收獲,斑節(jié)對蝦有個二三十斤,白蝦有個一百多斤,基圍蝦弄了一百多斤,還有兩大桶的東風(fēng)螺和香螺。
魚方面的話,石九公弄了兩筐,八爪魚一筐,加上一些雜魚也弄了幾十斤,還有二十幾條海參,收獲也是滿滿的。
弄完地籠之后,葉成給他們續(xù)上了專屬餌料,然后換了個地方,把地籠再度下了下去。
接下來就是延繩釣了,也是一樣的方式,把繩子的一段用起繩機拉上來。
第一次搞這個延繩釣,葉成有點激動,不過拉上來十幾個鉤子都是空鉤,讓葉成有點失望了。
“叔,你這餌料行不行啊,怎么都沒貨的啊。”葉成吐槽了一句。
段春生一臉淡然,
“空鉤不是很正常嘛,你還打算100個鉤子都有魚啊,那不是發(fā)財了啊?!?/p>
“發(fā)財不發(fā)財先不說,我是怕搞個空軍丟人啊?!?/p>
葉成話音剛落,就看見水面撲騰了一下,緊接著一條魚被拉了上來。
個頭不大,帶著點黃色。
“不會是大黃魚吧?”小虎明顯激動了一下,一把把魚給扯了下來。
不過拿在手里一看,立馬看出來了,不是大黃魚,也不是小黃魚,是黃姑魚。
黃姑魚,又叫黃三、銅羅魚、春只。外形與小黃魚相似,體背側(cè)灰橙色,腹側(cè)銀白色。大小跟小黃魚也差不多,一般20多厘米長,半斤到一斤的樣子。
但是肉質(zhì)要差很多,雖然也是呈蒜瓣狀,但是比較粗糙松散,口感略柴,鮮味中帶有一絲微酸,適合紅燒或腌制后煎炸。自然而然價格也要便宜不少。
“你就瞎激動吧,哪來那么多大黃魚。”葉成看過之后隨手扔進了筐里,這便宜的魚就只有這個待遇了。
有了第一條了,后面就好了,很快又上來一條黃腳立,也就是黃鰭鯛,這條黃腳立比較大,有個30多厘米長。
段春生拿過來仔細看了看,入手沉甸甸的,
“那,這不是開始上魚了嘛,一會給你來條石斑魚,你就沒這么焦慮了。”
還別說,段春生說完之后,呵呵。
并沒有!
這一根延繩釣100個鉤子一共上來30條魚,黃姑魚占了一半,鯛魚十幾條。
“叔,你不是說有石斑魚嘛?東西呢?”葉成看著這一堆便宜的黃姑魚就有點煩,一堆還頂不上一條大石斑呢。
“啊呀,阿成啊,年輕人不要激動嘛,馬上就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