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最開始央視的《中韓歌會》節(jié)目組找到華納,詢問他們有沒有幫忙制作dvd并發(fā)行的時候,周建輝是想也不想地點了頭。
他當時也沒想那么多,腦子里就一個心思:哪怕虧本,這也得干好了。
華納才剛進入內地市場沒多久,這對他而言就是一個機會。
而且他也清楚,要是沒有周易的話,當下中韓歌會這種意義重大的場合如果真的要制作dvd發(fā)行,那很難說有華納沾邊的份。
因此這才在第一時間找上了周易,與他商量了一下。
結果沒成想周易在聽說了他的想法后,反而另辟蹊徑提出了這么一個建議,令他茅塞頓開——
悟了!
易,還得是你!
要不是還沒有差不多大的女兒,周建輝恨不得把女兒嫁給周易。
當然,他嚴重懷疑周易這么干還有一層想要惡心人的意思在里頭。不過那無所謂了,反正這玩意又沒證據(jù)。
等到打完電話的錢江回到演播大廳時,周建輝正好揮別了周易離開——
“阿易,你定制的演出服已經搞定了,待會可以回去試試上身效果怎么樣,不滿意的話再改改。”
錢江的語氣里多少有些興奮:“《當代歌壇》的特刊專訪時間也已經定下來了,是年后的3月1日。
“另外,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香港的《亞洲周刊》?就以前是時代華納旗下的,但94年被明報給收走了的《亞洲周刊》。
“他們想邀請伱做一期封面人物,時間在12月1日?!?/p>
《亞洲周刊》封面人物?
聞言的周易不由得挑了挑眉。
作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中文周刊,《亞洲周刊》的服務對象完全可以說是整個亞洲甚至于是世界范圍內的華人。
前身是時代華納旗下的《亞洲周刊》英文版下面的一個子刊,只不過隨著亞洲華語區(qū)的迅速崛起,作為中文版子刊的《亞洲周刊》在被明報收購拿走了控制權后,在華人范圍內的影響力反而超越了曾經的英文版《亞洲周刊》。
“為什么不是《時代周刊》?”
周易有些好奇。
以那群美國佬的尿性,沒理由《亞洲周刊》都來了,《時代周刊》反而不來。
“哦,《時代周刊》現(xiàn)在暫時沒空,他們忙著內斗呢。”
“……”
6。
眼看周易的臉色頓時變得怪異,生怕他覺得自己是在敷衍的錢江進一步解釋起了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