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的美國,一首歌火不火,最權(quán)威的指標(biāo)就是看公告牌榜單——即billboard榜,簡稱b榜。
同時,由于美國音樂市場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繁華、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b榜也因此分出了多個不同的分類榜單,方便一些唱片公司為自家旗下的歌手吹逼造勢。
眾所周知,只要定語加的足夠多,那人人都可以是榮譽(yù)等身。
但b榜最權(quán)威、同時也是最具有含金量的,其實本質(zhì)上就只有兩個榜單:一個專輯兩百強(qiáng),一個單曲一百強(qiáng)。
通常來說,因為單曲打榜更依賴電臺的緣故,黑人歌手或者團(tuán)體的音樂會更容易在billboardhot100(百強(qiáng)單曲榜)獲得比較好的名次成績,成為冠軍單曲;
而白人歌手或者團(tuán)體則更多的是在專輯200強(qiáng)榜上稱雄,也就是專輯銷量更高。
作為華納(中國)主推的歌手,在總公司目前正與中國交好的情況下,華納唱片多少還是給周易的這首《thzysong》額外充值了一點錢,成功將這首歌送入了數(shù)量不菲的電臺名單中。
白天剛從同事杰克·威爾遜那里知道了這首歌的埃比將信將疑的打開了自己常收聽的電臺,在習(xí)慣性的聽完每日推薦后,果然聽到了那首《thzysong》——
“todayidontfeellikedoinanything~(今天感覺自己什么都不想做)
“ijustwannyinmybed(只想躺在我的床上)
“dontfeellikepickingupmyphone(不想接聽電話)
“soleaveamessageatthetone(所以請你選擇留言)
“causetodayiswearimnotdoinganything~(因為我發(fā)誓今天什么都不想做)”
輕松愜意的基調(diào),甚至還伴有俏皮的口哨聲,周易幾乎是一開口就把歌曲整體的慵懶質(zhì)感給發(fā)揮到了極致,一下就戳中了埃比的內(nèi)心。
這他媽唱的不就是他嗎?!
天天在公司里打不完的電話、接不完的電話,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手機(jī)給關(guān)了,讓整個世界都清凈下來。
他不知道這個叫spike的亞洲歌手長什么樣,但他可以對上帝發(fā)誓,這首歌他很喜歡。
在僅僅只聽了一半的情況下,埃比甚至都已經(jīng)開始跟著音樂節(jié)奏搖頭晃腦了。
他知道的亞洲歌手不多,上一個還是在看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過的那個cocolee(李玟),是個中國人。
“上帝,制作這首歌的spike簡直是個天才,我喜歡他在歌曲里插入的口哨聲,這簡直是讓我感覺自己回到了無憂無慮還不需要工作的小時候?!?/p>
“可惜這么一首好歌,聽的人不太多啊,連公告牌單曲榜都沒登上。”
“他發(fā)歌了不來美國宣傳嗎?那些歌手發(fā)歌了都不會這樣吧?!?/p>
“大概是因為相隔太遠(yuǎn),所以只是試水吧,主市場應(yīng)該是在亞洲?”
“……”
在比較容易報團(tuán)的黑人社區(qū)里,感到驚喜的埃比在將這首歌分享給聚會上的朋友后,基本上都收獲了好評。
然后幾人一看公告牌周排行……未進(jìn)榜。
可能這就是小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