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機會你不中用??!
這是薛云心里對戎人各大部族的評價。
他到底還是高估了戎人。
本以為對方得知他再次深入草原掃蕩戎人部族,勢必會勃然大怒像上一次一樣集結(jié)大軍,不顧一切都要消滅他這個心腹大患。
誰曾想各大部族竟然退縮了!
不管是出于私心保存實力也好,還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但退縮了就是退縮了!
這一退,意味著戎人往后都再也無法制約薛云了!
本來如果戎人各大部族能夠團結(jié)一心對付薛云的話。
薛云還真沒什么辦法,只能選擇戰(zhàn)略撤退采取守勢。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何況接連敗給薛云的各大部族還沒到真正傷筋動骨的地步。
不客氣的說。
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戎人各大部族都能東拼西湊拉起一支二十萬以上的大軍。
正如他們當(dāng)初面對魏帝北伐時候一樣。
問題在于。
薛云并非魏帝,麾下能出塞掃蕩草原的兵馬也不過寥寥萬余。
而各大部族又不是損失慘重的舍農(nóng)部,只要小心防備,薛云根本無法威脅到他們的安危。
至于那些慘遭屠戮的部族只能算他們倒霉了。
有的戎人大部族甚至樂見其成。
因為薛云殺得越狠,這些原本依附他們的部族在走投無路之下。
要么遷往環(huán)境更惡劣的北方,要么舉族加入各大部族。
而加入的部族愈多,大部族的實力就愈強。
實力愈強,在各大部族的話語權(quán)便愈高,未來甚至都有稱霸草原的機會。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戎人內(nèi)部也是講究這一套的。
雖然大家都是戎人,但族群卻不同。
弱小的部族總有強大起來的時候,而強大的部族也遲早有衰弱的時候。
草原上類似的情況都不知道發(fā)生過多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