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如雷的蹄聲中,一支唐軍鐵騎正向西北疾馳。
這支由李乾統(tǒng)帥的大軍自長安出發(fā),直指河湟之地,準(zhǔn)備迎擊大食。隊伍中既有五千精銳龍武軍,又有征戰(zhàn)吐蕃歸來的有功將士,個個都是百戰(zhàn)精銳,行進間氣勢如虹,令人贊嘆。
此次出征是唐朝百年來的第一次,人人興奮不已。作為參戰(zhàn)的大唐男兒,將士們無不期盼早日與大食決戰(zhàn),士氣自然高昂。
郭子儀、李光弼、李泌、杜甫、安祿山、高適、岑參等人簇擁在李乾身旁,個個目光炯炯,精神振奮。
“大帥,末將萬萬沒想到您會讓末將隨軍出征,多謝大帥!”安祿山一雙肥手抱拳致謝,聲若洪鐘。
擊破大食乃是盛世壯舉,莫說親身參與,光是聽聞就讓人熱血沸騰。
盡管安祿山野心勃勃,目空一切,但能參與此戰(zhàn)無疑是他人生最大的榮幸。他原本以為自己與此戰(zhàn)無緣,連爭取都不敢想,卻沒想到李乾竟點名要他隨軍,這對他而言真是天大的驚喜。
“為國效力,不必言謝。”李乾點名要安祿山隨軍,并非出于好意,而是要借此機會除掉這個禍患。
安祿山是李隆基寵信的重臣,若想進諫讓皇帝殺他,幾乎不可能。但讓他隨軍出征后,李乾要如何處置他,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大不了,待除掉安祿山后,再給他追封個天大的功勞。人既已死,再大的功勞又有何用?
“范陽精銳何時能到?”李乾眉頭一挑,高聲問道。
他不僅要除掉安祿山,還要將史思明及其麾下的范陽精銳一網(wǎng)打盡。
安祿山本是胡人,其部下也多由胡人組成。這支范陽精銳絕不能留,否則后患無窮。若能借此次出征大食之機,借大食之手除掉范陽精銳,既消除了后患,又減少了唐軍傷亡,何樂而不為?
須知安祿山雖為奸臣,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zhǔn)?,卻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練兵。范陽精銳確實是天下少有的勁旅,用來對付大食再合適不過。
正是這支天下少有的精銳,讓安祿山得以在范陽起兵,僅用十五萬軍隊就差點覆滅大唐。
“大帥放心,很快就到,絕不誤了行期!”安祿山信心滿滿,笑呵呵地道:“別的不說,我范陽勁兵雖不如龍武軍精銳,卻也是天下少有的勁旅,號令嚴(yán)明。只要我一聲令下,就算刀山火海,他們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安祿山雖生性殘暴,但治軍極嚴(yán),他的命令無人敢違抗。違者必死,絕無第二條路可走。這也是范陽軍能成為天下精銳的原因所在。
“史思明率軍前來,更不會有事?!卑驳撋綄κ匪济髻澷p有加。
史思明與安祿山一樣都是胡人出身。兩人自幼一起長大,交情深厚。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的鐵桿死黨。
加之史思明武藝高強,身手了得,頭腦靈活,精通兵法,深得安祿山信任,成為其左膀右臂。
“那就好?!崩钋芷诖姷绞匪济鳎@也是必須除掉的人物。
在李乾率領(lǐng)下,將士們疾速行進,一路順利,很快抵達河湟之地。
李乾還在離隴西百里之外,就被駐守此地的將領(lǐng)們迎個正著。
“參見大帥!”眾將齊聲向李乾行禮。
“呵呵!”緊接著便是一陣爽朗的笑聲,個個喜笑顏開。
“看你們這般歡喜模樣,我倒要問問,你們是因為我當(dāng)了大帥而高興,還是因為即將出兵擊破大食而興奮?”李乾掃視眾將,調(diào)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