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地時間1941年6月23日13時。
巴甫洛夫提前完成了將坦克第5師調動向南的任務,在第11集團軍引發(fā)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這個因為處在西北方面軍與西方面軍連接處,而在薯條君懵懂期沒啥戲份的集團軍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
首先是原本歷史中一拳被打蒙的第11集團軍,在6月23日到6月24日發(fā)起的無意義的反攻,因為反突擊主力的提前離場而沒有進行。
當然第11集團軍司令莫洛佐夫中將在一開始收到,巴甫洛夫用方面軍級電報發(fā)到他指揮部的奉命調動坦克第5師離開的通報時,產生的震驚一點也不比他手下的費奧多羅夫上校少。
不過考慮到方面軍級密碼幾乎不可能被德軍破譯的情況。
以及第11集團軍現(xiàn)在已經被北方集團軍群飆車扛把子——曼施坦因的第56裝甲軍徹底和西北方面軍主力割裂開的現(xiàn)狀,莫洛佐夫中將能震驚的空間并不大。
不得已,莫洛佐夫只能將主要可機動兵力——事實只有第16步兵軍的一個師,向杜比薩河方向調動,以掩護他的另外一個主力坦克師——坦克第2師。
雖然這一調動最終未能直接幫助到坦克第2師,在拉塞尼埃到阿廖加拉一線的連續(xù)轉戰(zhàn)。
但其發(fā)揮的側面牽制作用,也算是間接支援了坦克第2師余部在阿廖加拉大橋處的戰(zhàn)斗。
而相比這點效果,為了配合這個一調動進行的第16步兵軍各部之間的交替掩護后撤的影響則更為深遠。
主動放棄考納斯,加上更好的后撤出發(fā)陣地,讓第11集團軍自6月24日開始的主動后撤極為順利。
這讓該部得以擁有足夠的力量,在陶格夫匹爾斯反擊戰(zhàn)前大幅拖延了德北方集團軍群南翼步兵的前進速度,并成功在西德維納河在陶格夫匹爾斯東南的河段建立了穩(wěn)固防線,
這不僅逼迫倒霉的曼施坦因,因為被嚴令要等待側翼步兵部隊跟上,而不得不又在陶格夫匹爾斯多等一天,才能繼續(xù)發(fā)起進攻,也極大的掩護了西北方面軍在陶格夫匹爾斯反擊戰(zhàn)之后的撤退行動。
至于隸屬于第11集團軍的另外一個步兵軍——因為螳臂當車般擋在第3裝甲集群突破正面而支離破碎的步兵第29軍。
授意莫洛佐夫完成這一系列有一定“驚慌失措”風險行動的蘇軍總參謀部,在最初給予他的命令中,已經明確該軍將被轉隸給西方面軍第3集團軍。
而步兵第29軍的轉隸,則給在6月23日中午終于恢復了與方面軍司令部聯(lián)系的庫茲涅佐夫中將又加了一些擔子。
而這位歷史中拉扯著自己深陷重圍的部隊以較為完整的組織結構溜走的將軍在恢復聯(lián)系時。
剛剛借著薯條旅發(fā)動格羅德諾南部戰(zhàn)役將德軍第9集團軍注意力轉移走的檔口,恢復了在德軍突襲中幾乎失去指揮的周邊部隊的組織性。
并十分糟心的發(fā)現(xiàn)了當前能夠接收其命令的只剩下了步兵第4軍位于格羅德諾北部的一個半師了。
于是在其收到這封處處都帶有奇怪意味的方面軍命令時,庫茲涅佐夫是極度悲觀的。
命令第一條——西北方面軍第11集團軍步兵第29軍已經轉隸你部。
步兵軍第29軍,庫茲涅佐夫當然知道這是在他集團軍北翼的部隊,只是雙方隸屬不同可不是因為當初蘇軍規(guī)劃防區(qū)時,采取了和薯條君一樣的隨緣畫法。
而是格羅德諾與步兵第29軍主要駐地的阿利圖斯地區(qū)之間,有著一大片森林河流密布的自然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