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忌心中所謂的“一線希望”,還是來自于三年前他和江明的一次對話!
當時,江明還是楚王的身份,同時也是大乾帝國的方伯。
在洛邑城中,魏忌,趙庸,還有韓國的家主韓安一起在討論何為真正成功的國君?
這其實也是江明對他們的一場考試!
三家分晉,一個個都想當國君,江明自然也要看看他們夠不夠格?
面對提出的題目,趙庸、魏忌還有韓安的回答,無外乎都是兵強馬壯,國富民強,還有公平正義,包括禮儀教化之類的
但江明卻對他們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江明認為,一個國家治理的好不好,關鍵還是在于底層百姓的幸福。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老百姓的孩子們的笑臉
所謂童言無忌,孩子是最不會掩蓋自己的情緒和狀態(tài)的。
大人由于利害關系的考量,往往會偽裝自己的情緒,明明已經(jīng)很生氣了,但還是要裝作開心和笑
但孩子不會,孩子想哭就哭,想開心就開心。
他們的內心,是直接寫在臉上的,也是一個國家的國君治理國家好不好的晴雨表
如果一君王,能夠讓治下百姓的孩童們,每天都掛著笑臉,那說明他治理成功了!
老百姓的生活是真的幸福!
聽話聽音魏忌從江明的這些話里聽出了一些玄機來。
原本,他以為江明就是一個靠個人能力,還有強橫的武力執(zhí)掌天下牛耳的梟雄!而且有仇必報,絕對不含糊!甚至于還十分的殘忍,動不動就對別人酷刑加身,要么就是滿門抄斬。
但是經(jīng)過這番交談后,魏忌發(fā)現(xiàn),其實江明并不完全是這樣的人!
亦或者說,這只是江明的一面!
他的另一面,而且是最深層次的一面,還是民生!
他希望老百姓能過好日子,尤其是疼愛孩童
不得不說,魏忌洞察人心的本領還是相當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