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反駁,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古風歌曲,這一觀點也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過大家要是把這首歌聽明白了,我覺得你會贊同我的想法?!?/p>
“一首歌之所以給我們古風的感覺,最直觀的肯定是歌詞,之后才是旋律,所以我們先來看看這首《東風破》的歌詞?!?/p>
楚吟風把歌詞擺在屏幕上和觀眾們解釋道:“這個歌詞其實寫的很講究,你們看這第一句【一盞離愁
孤單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后
假裝你人還沒走】”
“學過寫作課程的都知道,有一個說法是‘形容詞是寫作的砒霜’,因為單純的用形容詞展現(xiàn)的內(nèi)心太空泛、太平常,比如我們寫少女還害羞,我們可以寫少女的臉頰像是被天邊的晚霞暈染,寫她不知所措低頭捏著衣角,比直接用害羞這個詞就高明了許多。”
“第一句中的【一盞離愁】高就高明在這個地方,愁是形容詞,但這里卻它當做名詞來用。顯然那里是一盞燈,但非說是一盞離愁,將人物的情緒投射在物品上,人和周圍的環(huán)境好像融為了一體,環(huán)境是凄涼的,人也是悲涼的?!?/p>
“后面還有一句【孤單佇立在窗口】,是燈在佇立,也是離愁在佇立。將離愁通過燈具象化之后,又通過佇立擬人化,抽象的離愁一下子就有了生命。”
……
楚吟風講到這里,彈幕上已經(jīng)滿是問號了。
“怎么回事?我不是在刷視頻嗎?誰給我換到網(wǎng)課頻道了?”
“最有文化的一集!”
“是不是有點夸張了,詞作者知不知道自己是這么想的?”
“語文課代表?擱著做閱讀理解呢!”
“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啊,這歌詞寫的確實用心,比起這兩年所謂的那些古風歌詞好太多了!”
“可能吟風說的有些夸張,但明顯能感覺到歌詞作者確實是有水平的!”
……
楚吟風錄制視頻的時候就知道這里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彈幕了,所以說完前兩段的內(nèi)容,笑了一聲說道:“大家是不是覺得我好像是在做閱讀理解似的?那我告訴你,其實就是?!?/p>
“課本上的部分歌詞在古代也是唱的,所以我一直認為今天的歌詞和古代的詩詞并沒有多大區(qū)別,一些優(yōu)秀的歌詞是可以與古代那些詩詞相比較的?!?/p>
“當然,不能我一說詩詞你們想到的就是教科書上的那些詩詞,那些是從過去幾千年積累的浩瀚作品中篩選出最頂尖的一批詩詞了,流行音樂發(fā)展至今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多年,想找到這種級別的歌詞是很難的,但若是非要找一首,還真有,而且這首歌你們肯定也認同?!?/p>
視頻中的楚吟風神秘一笑:“去年春節(jié)晚會上,兔神作詞的《明月幾時有》,你們覺得呢?”
聽著楚吟風說的這番話,原本不少觀眾并不贊同,心中覺得歌詞怎么能和詩詞相比較呢?
詩詞是文化的瑰寶,音樂只是無聊時消遣之用,這兩者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較?
可當楚吟風提到《明月幾時有》之后,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頓時啞火了,好像……是這么個道理?
“所以說《東風破》的歌詞在我看來也完全值得逐字逐句的分析,雖然比不上《明月幾時有》,但也完全屬于流行音樂金字塔頂尖的水準了!”
“就好像這句【花開一次就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