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與姜維二馬并行,一起返回姜維的衛(wèi)將軍府邸討論事情。
到了之后,柳妙瑩帶著三個孩子,出來向著諸葛瞻行禮。
“伯約公可是好福氣。”,諸葛瞻笑著摸了摸姜維次子姜平的腦袋,“家中和睦,子女雙全,真是羨煞旁人啊?!?/p>
“思遠不也有一個兒子?應該五歲了吧?”,姜維也笑了笑,煮了些淡茶水,因為生活節(jié)儉,家里的裝潢也比較簡陋,還好諸葛瞻也一直不在意。
“過了年就五歲了,犬子頑劣,可不如您的這兩個少年英杰?!薄VT葛瞻也贊了兩句,不過姜維兩個兒子姜諒和姜平,談吐舉止都很得體,確實教養(yǎng)的不錯。
“都是我夫人的功勞。”,聽了好話,都會開心,姜維也不禁高興了起來,給諸葛瞻倒了一碗茶,隨即看向柳妙瑩,“帶孩子們下去玩吧,我與射聲校尉有要事要談?!?/p>
柳妙瑩點了點頭,帶著兩子一女,退下了。
“以姜將軍今日上朝之前所言,魏軍已經(jīng)開始修塢筑壘,做防御之勢。此舉若成,卻是大患,不知將軍有何良策?”
“按照之前思遠你所提過的方式,隴西分為三路進行謀劃,中路與東路現(xiàn)在都無法取得有效進展,自然是要圖謀西路?!?,姜維手指叩著桌面,“向西入湟中,游擊隴西諸縣,或者北上涼州,直取西平?!?/p>
“將軍所言甚是,不過眼下也不是出戰(zhàn)的良機?!?,諸葛瞻飲了一口茶,解釋道,“眼下益州士族戰(zhàn)心減弱,今日朝堂之上你也是看到的,譙公雖然素來主張偃武,但往常也是很少在朝堂之上主動發(fā)言的,今日說話,也明顯有這個意思。不過,瞻以為,我軍眼下也需要休養(yǎng),正好可以借機,整頓邊防布局?!?/p>
“思遠可有良策?”,姜維有些好奇,心中也安定了不少,至少明白了諸葛瞻也是主戰(zhàn)的,那就好了。
“這幾年除了邊境戰(zhàn)事,就是內(nèi)部災荒,眼下國庫積存不多,因此,首先我軍可以暫時處理好陰平、武都的屯墾、游獵、果木等,繼續(xù)保證前線后勤的穩(wěn)定;其次,練兵換防,趁機裁汰老弱,妥善安置;最后,進一步修筑關(guān)防,磨礪器械。”,諸葛瞻也是慢慢解釋他的幾個大的方向,“這些是內(nèi)部我們可以做的,至于外部,撒錢偵查,一定要第一時間明確曹魏內(nèi)部的局勢,瞻料想,這兩年當有大變?!?/p>
“有大變?”,姜維眼睛一亮。
“將軍別忘了,麯山之戰(zhàn),名義上魏軍是收復了麯山,但實際上他們的損失……”,諸葛瞻笑了笑,“我們知道這些事情,難道魏國內(nèi)部的人就不知道?那些世族少不得要拿這個事情,跟曹爽那個大將軍掰扯呢。”
姜維聽了深以為然:“思遠所言極是?!保蝗贿€是嘆了口氣,“要是魏軍能再發(fā)動一次進攻就好了,眼下益州人都想著安歇,大將軍也不愿意大動干戈,還是需要一場外戰(zhàn),將大家的想法給打壓一下。”
“光是打壓無用,將軍通讀史書,當知道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北伐中原,喚醒民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都加入這個大業(yè)中來?!?,諸葛瞻自己倒了一碗茶,“其實這事情,瞻已經(jīng)思謀多日,今日正好譙公偃武之論,瞻也是順勢而為,轉(zhuǎn)移話題了。”
“選賢任能,說著容易,可做起來沒有那么難?!?,姜維卻嘆了口氣,“益州士族還好,門第之見沒有中原那么厲害,可思遠,你年紀太輕了,作為主試官,恐怕會引人質(zhì)疑,你是沒看到,朝廷之上,那些人看你的眼色。”
“衛(wèi)將軍你信任我嗎?”,諸葛瞻突然開口詢問。
“我?自然是信的!”,姜維沒有絲毫猶豫,“可我畢竟是與你詳談多次了,你的見識和學識,我自然了解,但他們……”
“無妨……”,諸葛瞻淡然笑了笑,“若是有人趁機發(fā)難也好,瞻也想看看這些年修的學識,能不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