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竺赫來這種人來說,世界上沒有這么偶然的意外,有的,只有別人讓你以為這是意外。
更何況布置如此明顯的謀畫,真當他看不出來不成?
不過就算看出來了,竺赫來也明白自己沒有其他的辦法,對方的這種玩法,擺明了就是陽謀。
拿不出來實際證據(jù)的情況下,上述的這些猜想,終究只是猜測和猜疑,根本就沒有辦法用來充當證據(jù),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直接莽上去,那是匹夫之勇,又怎么可能會是他這樣的智者,應該做出來的行為。
國家本身就存在南北之間的矛盾,只是因為王族的存在,平衡著雙方的實力結構,才能夠維持穩(wěn)定的拖下去。
而如今照著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自然會變成北方強,南方弱。
到時候北方對于南方的壓榨,只會更狠,更加的殘酷,這是身為婆羅門的竺赫來,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
努力的去謀劃布置,自然也是為了以后,而不是為了現(xiàn)在。
一時半會兒的損失,竺赫來是可以接受的,并且還樂于接受,但這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最后能贏。
很明顯當前這種情況,馬辛德所想出來的這個辦法,他必須要正面去應對,并且想到合適的辦法去解決掉它。
所以面對韋蘇提婆一世的講解,竺赫來的腦海當中,已經(jīng)開始迅速的運轉(zhuǎn),開始思考如何情況下,才能夠擊敗漢帝國,給他贏取一部分時間,用于調(diào)整國家勢力和國家裝備結構,去保證南方勢力的整體戰(zhàn)斗力,不會在這種結構性的對比下,落于絕對性的下風。
如果真出現(xiàn)了那種情況,就意味著他所構想的戰(zhàn)略和規(guī)劃,直接就走向了破敗。
身處于他這個位置,在戰(zhàn)略方向出現(xiàn)重大的錯誤,那么所帶來的后果,絕對是不可逆的。
不管是對于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群體來說,都是一種沉重的傷害,哪怕是北方的勢力也依舊如此。
所以面對韋蘇提婆一世的詢問,竺赫來真的是竭盡全力的去思考,如何在當前這種局勢之下,想到破解之策。
明面上有沒有辦法呢?
對于竺赫來本人來說,確實有,而且方法還不止一種,但是這些方法,竺赫來本人不怎么想用。
為了擊敗一個強大的對手,然后構建一個更強大,同樣也不聽從于自己命令的人,那么一開始的意義何在?
“連你也沒有解決之法嗎?”仿佛明白了竺赫來內(nèi)心所想,韋蘇提婆一世在沉默了一會兒以后,選擇了繼續(xù)追問。
能夠問出這個問題,對于竺赫來本人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就意味著韋蘇提婆一世對于掌握絕大多數(shù)海軍部隊的塞西家族,至少在馬六甲海峽海軍部隊覆滅以后,可以說塞西家族掌握著貴霜帝國現(xiàn)存的絕大多數(shù)海軍了。
如果把奪回馬六甲海峽的任務交給塞西家族,竺赫來毫不懷疑這件事情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