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見劉啟這般,便知道他是勸不動劉啟了。
劉啟出身將門,為人高傲,兩次大敗對劉啟來說,堪比天塌地陷。
死守紫荊關(guān),以死明志,對劉啟、劉家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與保護。
劉啟戰(zhàn)死疆場,劉家依舊是滿門忠烈,他縱使有再多的錯,后人也不會苛責(zé)一個以死保家衛(wèi)國的大將。
李成梁向劉啟拱了拱手,道:“劉將軍還有什么話要帶給家眷的嗎?”
劉啟深吸一口氣,說道:“請李將軍告訴我妻兒,劉啟為國捐軀,沒有遺憾,望劉家在我之后亦要為國盡忠,驅(qū)逐北蠻!”
劉啟高傲、剛愎自用,骨子里看不起起于微末的泥腿子將領(lǐng)。
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唯獨對大乾的忠誠毋庸置疑。
李成梁領(lǐng)著霍峻等人向劉啟行過禮數(shù),含淚離去。
劉啟決定死守將軍府,拖住北蠻,客觀上為李成梁救援大將余進提供了便利。
北蠻軍得知將軍府內(nèi)有大乾后將軍劉啟在之后,對著將軍府猛攻不止。
李成梁因此成功找到了被圍困的余進,拼死救援……
大乾,京城。
景泰四年,大年初三。
京城的年味還未散去,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可是從清晨開始,京城的氣氛變得不對勁起來。
五城兵馬司休沐的官兵火速歸來,在京城中巡邏。
京城宣布戒嚴(yán),街道上偶爾能看到飛奔的馬車。
若熟悉的百姓就認得出,這些馬車來自大乾朝中的一位位高官。
尚書、侍郎等等官員的馬車跑得飛快,再沒有了曾經(jīng)上早朝路上的不緊不慢。
“今天咋回事兒?又是巡邏又是晚上宵禁的?”
有眼尖的百姓瞧出端倪,議論紛紛。
“咋回事?多半是跟北蠻韃子議和不順利唄,沒多大事?!?/p>
有百姓渾不在意,覺得反正北蠻韃子也打不過紫荊關(guān)。
“不對吧,你看看那些大人們的馬車,恨不得跑得飛起來!”
“莫不是紫荊關(guān)出事兒了?”
百姓們七嘴八舌,猜測著原因,有些頭腦靈活的已經(jīng)開始盤算離開京城的事了。
清晨,皇宮,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