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這個,更離譜?!?/p>
葉遠的手指在屏幕上劃過,畫面切換,一對巨大的木質翅膀出現。
“榫卯結構?”他輕笑一聲,帶著幾分不加掩飾的嘲弄。
“他有沒有想過,盧浮宮每年涌入幾百萬游客,每個人呼出的水汽,就是最要命的潮氣?!?/p>
“指望中央空調?那東西只能管住大環(huán)境的恒溫恒濕,管不了緊貼著展品的局部微環(huán)境?!?/p>
葉遠的手指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將翅膀的結構圖放大,一條條紅線標出受力點。
“木頭受潮就會膨脹,榫卯之間互相擠壓、變形。我敢保證,十年,最多十年,這對翅膀就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自己把自己擠散架?!?/p>
話音剛落,他毫不留戀地劃到了下一個方案。
上千只絢爛的蝴蝶標本,組成了一對夢幻般的翅膀。
然而這張圖,在屏幕上停留的時間甚至不超過一秒。
啪。
葉遠直接關掉了投影。
“至于這個,”他甚至懶得再多看一眼,“先不談虐待動物的倫理爭議。每天損壞的蝴蝶標本,誰去更換?拿502膠水一只一只粘回去嗎?”
“維護成本高到可以再建半個展廳,蠢透了?!?/p>
客廳里,落針可聞。
空氣死一樣寂靜。
在場的,無一不是各國藝術界、建筑界的泰斗。
此刻,他們臉上那份慣有的矜持和傲慢,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雜著震驚、難堪與茫然的復雜神情。
隈研吾,達明安·赫斯特……
這些被全世界奉為圭臬、捧上神壇的名字,這些驚艷了全球的設計方案,在這個年輕人的評價體系里,竟被貼上了“離譜”“愚蠢”、“一文不值”的標簽。
這不是審美層面的高下之爭。
這是科學邏輯,對藝術幻想的降維打擊。
粗暴,但無法反駁。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