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淳的聲音不大,但在死寂的乾清宮內,卻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所有人的神經(jīng)。
向遼西銀行借款?
向一個臣子,一個總兵開設的所謂“銀行”,借錢來剿匪?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整個大明朝立國二百余年,何曾有過朝廷向臣子借錢的先例?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這更是國體,是天子顏面的問題!
“荒唐!一派胡言!”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果不其然,又是都察院的御史。那名剛被廷杖過,傷勢還沒好利索的黃道周,此刻也顧不上疼痛,指著曹正淳的鼻子,氣得渾身發(fā)抖。
“你這閹豎!禍國殃民!竟敢出此餿主意!朝廷國庫,自有法度。豈能與一介武夫,行商賈之事?將天家顏面,置于何地?將朝廷體統(tǒng),置于何地?”
“黃大人此言差矣!”曹正淳如今得了李睿的重金和承諾,腰桿子硬得很,他挺直了胸膛,尖聲反駁道,“國朝危難,迫在眉睫!陜西百萬生民,正翹首以盼王師!前方將士,正嗷嗷待哺,等著糧餉救命!這個時候,是天家的顏面重要,還是那百萬生民的性命重要?”
“你……”黃道周被他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再者說!”曹正淳不依不饒,將李睿教給他的那套說辭,一股腦地拋了出來,“李總兵開設銀行,本就是為國分憂!其創(chuàng)立之初,便得了‘皇商’之名,算是半個官辦衙門!朝廷如今有難,向自家的‘皇商’,暫借一些款項,以解燃眉之急,何來丟人之說?這叫‘內部調撥’,叫‘資源整合’!你們這些只知空談誤國的酸腐儒生,懂什么叫經(jīng)濟?懂什么叫金融?”
內部調撥?資源整合?經(jīng)濟?金融?
一連串聞所未聞的新鮮詞匯,從曹正淳的口中蹦出,直接把滿朝的文武大臣,都給說懵了。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完全無法理解這個太監(jiān),究竟在說些什么胡話。
而龍椅之上的崇禎皇帝,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錯愕之后,那雙布滿了血絲的眼睛里,卻猛地,爆發(fā)出了一團驚人的亮光!
借錢!
對??!
他怎么就沒想到呢?!
他之前,只想著如何從那些勛貴和士紳的口袋里“抄”,卻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富可敵國,而且……絕對忠誠于自己的“大金主”!
那個年輕人,在遼西,與自己稱兄道弟,一醉方休。他臨走前,更是親口承諾,要與自己一起做那“安天下”的大生意!
向他“借”錢,不,就像曹正淳說的,這叫“內部調撥”!
這不僅能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更能……更能借此機會,將李睿和他的遼西銀行,與朝廷,與自己,進行一次更深層次的,利益上的捆綁!
這個念頭,像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他那顆被財政危機,折磨得快要崩潰的心!
然而,他的這個想法,若是說出來,必然會遭到整個文官集團,瘋狂的反撲。
果不其然,內閣首輔周延儒,在短暫的震驚之后,也立刻出列,痛心疾首地說道:“陛下!萬萬不可??!此例一開,后患無窮!今天,朝廷可以向遼西借錢。那明天,是不是就可以向江南的鹽商借錢?后天,是不是就可以向海外的紅毛夷借錢?”
“如此一來,朝廷的信用何在?國庫的威嚴何在?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臣,懇請陛下,三思!”
“臣等附議!懇請陛下三思!”
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們,齊刷刷地,跪倒了一大片。
他們反對的,真的是“國體”和“顏面”嗎?
不。
他們真正恐懼的,是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