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林三的密信,通過信鴿,跨越千山萬水,抵達遼西總兵府時,李睿正站在錦州港那繁忙的碼頭上,迎接一支,對他而言,至關(guān)重要的隊伍。
數(shù)十艘來自山東登州府的大海船,在遼西水師的護航下,緩緩地,駛?cè)肓烁劭凇?/p>
為首的船頭上,站著的,正是那位對技術(shù),充滿了狂熱追求的登萊巡撫——孫元化。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即將見到“圣地”般的興奮與期待。
“李總兵!元化,不負所托,來了!”
船還未靠穩(wěn),孫元化便迫不及待地,對著碼頭上的李睿,高聲喊道。
在他的身后,是近百名,由他親自挑選的、整個大明最頂尖的“技術(shù)人才”。
有精通西洋幾何、算術(shù)的學(xué)者;有經(jīng)驗最豐富的造船大師;有能打造最精密火銃的“神機匠”;甚至,還有那幾個讓李睿,都感到眼熱不已的,高鼻深目、金發(fā)碧眼的葡萄牙炮手!
孫元化,幾乎是將自己登萊的老底,都給搬了過來!
“孫撫臺,一路辛苦!李睿,已備下薄酒,為您接風(fēng)洗塵!”李睿也是滿面春風(fēng),親自上前迎接。
他知道,這批人的到來,將為他那剛剛才搭建起框架的“研究院”,注入最強大的靈魂!
兩人相見,沒有過多的官場寒暄,就如同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直奔主題。
“李總兵,別的不說!先帶我去看看,你的那個‘蒸汽機’!”孫元化的眼中,閃爍著極客般的光芒,“我看了你送來的圖紙,簡直……簡直是神來之筆!匪夷所思!我實在想不通,光靠水和火,如何能驅(qū)動如此龐然大物?!”
“哈哈哈,撫臺大人莫急?!崩铑PΦ?,“蒸汽機,就在研究院里,隨時恭候您的大駕。不過,在此之前,我倒是有另一件‘小玩意兒’,想請您,和這幾位西洋來的朋友,一起品鑒品鑒?!?/p>
說著,他將孫元化等人,引到了港口旁,一處被重兵把守的、新建成的船塢之中。
船塢內(nèi),靜靜地,停泊著一艘,造型極其古怪的“小船”。
說它小,是因為它的長度,不過五丈,比尋常的內(nèi)河沙船,還要短小。
說它古怪,是因為,它通體,竟然都是由鋼鐵打造而成!船身狹長,呈流線型,水線之下,還有一個巨大的、如同螺旋般的奇特裝置。而船的甲板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黑洞洞的、看起來與船身極不協(xié)調(diào)的……粗大煙囪!
“這……這是……”
孫元化和他身后的幾個西洋炮手,看著眼前這艘,完全顛覆了他們數(shù)百年造船認(rèn)知的“鐵疙瘩”,一個個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用鐵來造船?
船,不會沉下去嗎?
而且那根煙囪,又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