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革命軍才剛剛占領奧爾加格勒,但是葉格林對下一步的計劃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
不過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他還是連著召開了好幾場學習會、工作會。
葉格林不僅要告訴大家接下來的任務目標,同時他也需要在場的所有人都能了解此次任務的根本目的,他們每人領到的分任務在全局戰(zhàn)略中的位置。
在葉格林之后的戰(zhàn)略部署中,他們會一直沿用一開始的戰(zhàn)略。
以破壞敵人在伯國北部的交通線為主要目標,以摧毀本地的戰(zhàn)爭潛力為次要目標。
最后再兼以兩個可選的任務,那就是在本地籌措足夠的糧草、征募足夠兵員。
“對于最后兩個任務,我在這里就不做硬性規(guī)定了,但是我有一點需要提前和大家講清楚。”
“咱們打土豪、分田地,讓農民分地主的田,本質上就是在摧毀舊有的生產關系,將農奴和佃戶從繁重的封建壓迫中給解放了出來?!?/p>
“同時我們在遠一點的地方實行減租減息也是這個道理,只不過減租減息是考慮到了現(xiàn)階段特殊的形勢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這并沒有將農民們從繁重的封建壓迫中解放出來?!?/p>
葉格林沒有直接說什么事情不能做,他更傾向于將道理都講明白了,然后讓大家自己領悟為什么不能去做。
“因此我們需要知道為什么本地的老百姓會這么竭盡全力地支持我們,還不是因為我們將他們從繁重的壓迫中解放了出來?!?/p>
“這就好比他們被壓榨了九十分的力氣要給地主老爺干活,只剩十分的力氣夠自己活著?!?/p>
“我們來了把地主老爺給趕走了、給打沒了,老百姓有了一百分的力氣了,他們支援了我們五十分的力氣,因此我們這邊就有了一百五十分的力氣去對付帝國?!?/p>
葉格林的比喻很形象,他總是會將復雜的問題給簡單化然后說道給大家聽。
“但以上的比喻呢,只是限于打倒莊園主、地主徹底分田的情況,換到減租減息那邊就不一樣了?!?/p>
“雖然咱們壓著地主減租減息,看似讓農民的日子好過了一些。但事實上農民身上的封建壓迫并沒有消失,等過段時間又會加倍地回來?!?/p>
“所以我們需要提前做個心理準備,那就是在更遠的、還沒有分田的地區(qū),那里的老百姓是沒法像奧爾加格勒這里一樣全心全意地來幫助我們?!?/p>
之所以出現(xiàn)葉格林說的這種情況,最大的問題還是革命軍沒有能在這片地區(qū)徹底扎根的能力。
現(xiàn)階段的革命軍對于本地的老百姓們來說始終是一個過客。
葉格林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之前的工作中只對莊園主的分田,而對地主只是逼著減租減息。
因為地主才是本地鄉(xiāng)土勢力的代表,他們之間的利益盤根錯節(jié),如果不能一口氣全部清除,到時候他們的反彈必然兇猛。
而那時候革命軍一走,遭殃肯定是本地的已經分到田的老百姓們。
地主的報復將會是很殘暴的,但莊園主就有所不同了。
雖然他們也是本地鄉(xiāng)土勢力的代表之一,但是從原則上來說他們并非是完完全全的本地人,就連他們手下的莊園都不是他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