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也很給力,風(fēng)和麗日的。
一大早,人群就開始向著應(yīng)天府外移動。
穆里尼奧和他的船員們作為特邀嘉賓,跟著其他一些小國家的使者一起出席了這次閱兵式。
他們的位置也是最顯眼的。
畢竟這個閱兵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給他們準(zhǔn)備的。
用于閱兵的一段路跑擠滿了人。
上午九點,閱兵式正式開始。
朱元璋
上臺發(fā)表了演講。
無非就是說一些鼓舞人心的話,也沒什么好復(fù)述的。
等到朱元璋講話結(jié)束,參加閱兵的軍隊出場了。
首先就是朱元璋的親軍。
一個個人高馬大的,穿著明亮的鎧甲,騎著高頭大馬,邁著整齊的步伐進場了。
路過朱元璋所在的臺子時,領(lǐng)頭的一舉旗幟。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聲音整齊劃一,雄渾有力。
士兵們高喊過后,繼續(xù)不緊不慢地向前走。
圍觀的百姓熱血上涌,跟著高喊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一時間,天地變色,鳥兒都不敢從人群上空飛過了。
高麗和倭寇的使者們被震住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聲音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士兵們的精神面貌。
還有百姓們的團結(jié)。
看看不遠(yuǎn)處那些臉紅脖子粗的百姓們吧。
如果大明有需要,讓他們拿起武器上戰(zhàn)場,他們應(yīng)該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倭寇們此時還處于南北朝分裂時期,國內(nèi)戰(zhàn)亂不止,怎么抵抗的了大明。
如果不是有大海的阻隔,倭寇使者毫不懷疑,小日子帝國分分鐘就要被滅了。
高麗使者更是噤若寒蟬,他們連倭寇都不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