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兒朱元璋暫時感受不是很明顯。
一個月后,看大明皇家集團財報的時候,朱元璋才發(fā)現(xiàn),收益漲了不少。
一問才知道,是因為應(yīng)天府的文武百官最近出手都挺闊綽的。
以前買酒都是一瓶一瓶的買,現(xiàn)在都是一箱一箱的買了。
還有白糖啥的,以前都是論斤買,現(xiàn)在嘛,一買一麻袋。
朱元璋剛想生氣,突然想到了朱吾適跟他說的話。
那些人把錢藏起來,就是死物,現(xiàn)在他們花了錢,錢又回到自己口袋里了。
果然還是要讓他們花錢啊。
想到這里,朱元璋也就不生氣了。
只不過嘛,從這天開始,錦衣衛(wèi)擴招了。
那些貪官污吏,不管做得多隱蔽,總是能被人給查出來。
花錢可以,錢的來路一定要正。
如果敢亂伸手,朱元璋也不慣著他們。
不僅朱元璋賺的錢多了。
應(yīng)天府的小商販們最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做了。
勛貴們低調(diào)的同時,也會約束自己的下人。
現(xiàn)在自己都不需要要畏首畏尾的了,對下人的管束自然也沒那么緊了。
俗話說的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能跟著勛貴混的,有幾個過得很差勁兒的。
尤其是這些勛貴的干兒子們,沒幾個差錢兒的。
說到干兒子,朱吾適就一堆的槽要吐。
也不知道啥時候養(yǎng)成的這種風(fēng)氣。
上位者都喜歡收很多的干兒子。
像朱元璋他的干兒子就有二十多個,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沐英和李文忠了。
他收沐英當(dāng)干兒子,是因為沐英成了孤兒,再加上他也看好沐英。李文忠本來就是他外甥。
曹操也喜歡收干兒子。
就連藍(lán)玉,都有很多干兒子。
當(dāng)然了,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喜歡給別人當(dāng)兒子。
沒錯,這個人說的就是呂布了,三姓家奴,恐怖如斯。
好好地一個三國第一猛將,混到這種地步,也是挺奇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