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也聽出了幾分意思。
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挺開心的。
這說明什么,說明商人中也有清醒人啊。
并不都是那種一朝得勢就尾巴翹上天的人。
“我明白你們在擔心什么了。我只送你們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p>
有些話朱吾適也不能說得太明白了,說太明白的話,容易落人口舌。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能理解的自然理解。
賺錢的同時,別忘了多做善事兒,為百姓,為大明。
只要皇帝和百姓看到商人對大明,對這個天下是有益無害的,那商人就不再是蛀蟲。
也不是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了。
其實商人們大可不必擔憂。
朱元璋,朱標,乃至朱雄英,都是去過現(xiàn)代的。
他們?nèi)艘呀?jīng)見識到商業(yè)的重要性了。
所以朱吾適敢保證,起碼這三人當皇帝的時候,商人不會受到打壓了。
畢竟最討厭商人的朱元璋都已經(jīng)轉(zhuǎn)變思想了。
至于朱棣當皇帝,他這輩子好像沒有機會在大明當皇帝了,在瀛洲當個土皇帝還差不多。
可以說只要商人安分守己地經(jīng)商,三代之內(nèi),沒有人會刻意打壓他們。
如果手里錢多了,就飄了,覺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不應該管的事兒了,那就說不準了。
就好像棒子國,沒有一任總統(tǒng)能體面下臺的,這背后,就是有財團的功勞。
還有老美,天天自詡地球之主,總統(tǒng)競選的時候,還是要靠參團支持。
這樣的財團,在大明是肯定不允許出現(xiàn)的。
商人們賺點兒錢,享受一下生活,現(xiàn)在的朱元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他們享受生活不是靠著剝削百姓得來的就行。
至于商人子弟參加科舉,現(xiàn)階段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畢竟古代讀書貴啊,農(nóng)家子弟沒多少讀得起書的。
所以朱吾適現(xiàn)階段只能讓商人頂上了,工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