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guān)外,昔日連綿十里、旌旗蔽日的漢軍大營,早已化為一片廣闊無垠、觸目驚心的焦黑廢墟,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皮肉焦糊與木材灰燼的混合氣味。司馬懿傾注在此地的四十余萬大軍,僅有不足三千殘兵僥幸從火海與漢軍的致命圍堵中逃生,余者盡數(shù)灰飛煙滅,尸骨無存。曹魏政權(quán)最核心、最精銳的主力軍團,連同大將曹仁,一朝喪盡,元氣大傷。
諸葛亮與夜玄并肩站在遠處高坡之上,望著那片仍在冒著縷縷青煙、死寂一片的焦土,望著那些慷慨赴死、自愿留下執(zhí)行這絕命之計的忠誠將士們犧牲的方向,默然無語,唯有清淚兩行,悄然滑落。這場輝煌而殘酷的勝利,是用無比的智慧、莫大的勇氣以及慘烈的犧牲鑄就。
但經(jīng)此一役,曹魏的脊梁已被徹底打斷。司馬懿、張遼皆被生擒,中原門戶已向漢軍徹底洞開,再無險可守。
克復(fù)中原的宏愿,歷經(jīng)數(shù)代人的浴血奮斗與翹首企盼,從未像此刻這般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曙光已現(xiàn),乾坤將定!
隴右,蜀漢軍中軍大帳,燈火通明。
與帳外清掃戰(zhàn)場的肅殺氣氛不同,帳內(nèi)顯得異常安靜。諸葛亮端坐于主帥位,羽扇輕置案上,神色復(fù)雜地看著帳下雖然落魄卻依舊挺直脊梁的司馬懿。
兩人對視良久,空氣中彌漫著難以言喻的沉寂,是宿敵的終局,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最終,司馬懿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因吸入煙塵而有些沙啞,卻異常平靜:
“成王敗寇,古今至理。懿,無話可說?!?/p>
他頓了頓,抬頭直視諸葛亮,眼神中竟無半分乞求,只有屬于謀士最后的清明與托付。
“洛陽城破之時,想必就在旦夕。懿別無他求,只望丞相……能給我司馬家留一條生路,稚子無辜,勿使我司馬氏血脈斷絕。”
諸葛亮望著這位糾纏半生、斗智斗力的老對手,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上方谷的雨,五丈原的風(fēng),函谷關(guān)的火……一幕幕在眼前閃過。他輕輕嘆息一聲,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仲達放心。亮非嗜殺之人。只要司馬氏子弟安分守己,不再作亂,可保性命無憂,做個富家閑人便是。”
司馬懿聞言,深深看了諸葛亮一眼,緩緩點頭:
“如此……多謝丞相?!?/p>
他相信諸葛亮的品行,這或許是他敗亡之下,所能得到的最好結(jié)果。
這時,諸葛亮親手端起案上早已備好的兩杯酒,走到司馬懿面前。一杯遞予司馬懿,一杯自己拿起。
“仲達,此一杯,敬你我半生對手,敬這紛亂世事?!敝T葛亮語氣沉凝。
“你的才略,亮深知。若非各為其主,或許……”
司馬懿接過酒杯,看著杯中清澈的液體,忽地放聲大笑,笑聲中帶著無盡的蒼涼與一絲釋然:
“哈哈哈!非吾才略不及汝,實乃天命不在大魏!時也,命也!諸葛亮,你贏了,贏的是這悠悠蒼天!”
言畢,他不再有絲毫猶豫,仰頭將杯中毒酒一飲而盡!一如他平生用計,既決絕,又狠烈。
酒入喉腸,劇痛瞬間襲來。司馬懿身軀劇烈顫抖了一下,卻強行站穩(wěn),目光逐漸渙散,最終緩緩向后倒去,氣息斷絕。這位曹魏的擎天之柱,絕頂?shù)年幹\家,最終以這種頗具氣節(jié)的方式,隕落于隴右軍營,結(jié)束了他復(fù)雜而傳奇的一生。
諸葛亮默然看著司馬懿的尸體,久久無言,最終化作一聲長嘆:
“厚葬之。將其遺骸,送回河內(nèi)溫縣故里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