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書儀,國坤,志強,我,還有雨婷?!?/p>
這是當時離開校園前,副會長對保安前輩說的。
黃鶯,唐書儀,李國坤,周志強,王鳴,劉雨婷,顧懷禮。
這就是初代七個讀者的全名。
黃鶯,顧懷禮,王鳴,這三人當時閱讀完成后,因為各自的原因選擇留下,一個看似被蠱惑,成為了后來的黃老師,一個假裝投靠了作品,成為了學生會的副會長,還有一個裝作擺爛頹廢的樣子,成了保安。
不過身為后來人的季鯉知道,這都是三人偽裝出來的,真正的目的是積蓄力量,保護后來的讀者,有朝一日徹底攻破這部作品,然后點亮燈龕。
但當時出來的四個人并不知道,他們因為某些原因,在大吵一架后各自分開,唐書儀選擇留在了校門口等待校內的三人出來,周志強和李國坤結伴往南邊走,而作為保安前輩未婚妻的劉雨婷,獨自一人往北邊離開。
值得一提的是,這七個人全部共鳴了靈言。
七人七靈言。
除去這部作品本身容易共鳴靈言的因素,初代讀者本身的質量也相當高。
以上這些都是守校人之前和季鯉說的,也是他從前輩口中聽來的。
他口中死前把殘文。心中影遞交給他,并囑托照顧好后來學生讀者的前輩,就是唐書儀。
出來后的二十幾年來,她一直守在校門口附近,照顧能活著出來的學生,并不斷詢問他們作品里的情況。
“他們怎么樣了?”
這是她見到后來讀者常問的話。
可惜她沒撐到看見燈龕亮起的那天,就因為頻繁使用靈言保護學生而過早離開。
她到死也不知道校內三人的真正計劃,校內三人也不知道校外有人在等他們,雙方都這樣在誤解中離去。
季鯉把思緒從回憶中抽離。
他之前聽完守校人的話就早有判斷,如果離開的三人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組織或機構的話,肯定會找人幫忙,或者至少帶來信息,而不是留唐書儀一個人苦等在校門前。
所以季鯉那時覺得三個人應該都死在了雨夜中,或者作品里,否則校門口附近,絕對不會是季鯉出來時只有一位守校人的凄涼場面。
所以季鯉才在聽到他名字時這么震驚。
如果都混成白夜城部長級別了,竟然沒有對這里有任何的布置與對待,哪怕只是派人來接走新出來的讀者,或者把這標記為重點作品地。
尤思源是通過靈言的能力看到光亮才往這里趕來的,說明這塊地區(qū)過往不屬于聯(lián)盟提燈人的巡邏范圍,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作品地。
九島聯(lián)盟會把能能定期產出讀者的作品地區(qū)標記為重點地區(qū),而能產出過讀者,但時間不定的地區(qū)標記為作品地,因為人員和資源有限,提燈人只能優(yōu)先照顧那些重點地區(qū)。
《三年》明明是每三年一次的固定產生讀者,但卻在提燈人的地圖上卻被標記為了普通作品地。
那提供消息的那位李國坤對燈龕和這里的態(tài)度就很有說法了。
“中立往下?!?/p>
季鯉在心里用狼人殺的術語對此人做出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