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內(nèi)的景象讓季鯉愣了足足十幾秒。
這里的空間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他在外面時(shí)所估算的大小。
塔的外表是一個(gè)普通大小的中型燈塔,里面卻像是一座宏偉肅穆的教堂。
“啪嗒。”
腳步聲在空蕩的中殿回響。
季鯉一邊跟隨提燈走向教堂的后殿,一邊觀察這座教堂的一切。
支撐這巍峨空間的,是兩排開的巨大科林斯式廊柱。
它們由白色大理石雕琢,柱身光滑挺拔,柱頭飾以繁復(fù)精美的茛苕葉紋,其頂是斷了頭的巨大人形浮雕。
每根柱間空隙后的墻壁上面,都是一扇失了顏色,暗淡下來的彩窗。
橫廳過道的兩側(cè),巨大的書架如層疊的山脈拔地而,它們由古老的深色橡木構(gòu)筑,直抵高聳的側(cè)廊拱頂。
書架上書脊層疊,匯聚成一片浩瀚的海洋。
鮮紅、深藍(lán)、古銅、銀灰。。。。。。各種色澤在幽暗中沉默,無一不被細(xì)細(xì)的金鏈鎖著。
橫廳的正中央,擺著一條長長的皂莢木桌,木紋古樸悠遠(yuǎn),無雕無飾,渾然天成。
很難想象這需要耗費(fèi)多大樹齡的皂莢樹才能制成。
或者可能根本不存在能長到如此巨大的皂莢樹,這樣的巨大的樹木,似乎只存在于神話和傳說之中。
長桌左右各立著六條形制簡潔的橡木高背椅,居于正中的首座另有一條稍顯不同的特殊椅子。
長桌盡頭,便是整座宏偉教堂的核心與靈魂所在——圣臺。
它坐落于壯麗的半圓形后殿之中,這里比整個(gè)教堂都高了些許,有著俯視一切的味道。
后殿的墻壁與穹窿完全由純凈無瑕的白色大理石筑成,光滑溫潤,潔白無比,與其下主體建筑的深沉黑色形成鮮明對比。
圣臺之上,矗立著一座如小型神殿般的青銅華蓋。
螺旋銅柱上天使與葡萄藤蔓纏繞上升,華蓋中央是一個(gè)空虛的燈座,燈座兩側(cè),有雕塑肅立拱衛(wèi),他們身披甲胄或長袍,面容籠罩在光與影之中,手持象征權(quán)柄與守護(hù)的器物。
而華蓋之后,便是整座教堂最為重要的居所,供奉的并非尋常圣像,而是一本褪色羊皮封面,書頁純白卻暗淡無光的古書。
它是此地一切的核心,卻又如此樸素,幾乎要被四周奔涌的金色浪潮吞沒,然而四周神像的青銅巨手托起了它,以無比繁復(fù)的鍍金框架將其供奉在光芒的心臟。
其上浮雕著兩個(gè)小天使:一個(gè)懸空跪坐,雙手虔誠地托舉起三重冠冕,冠冕上鑲嵌的寶石如同銀河;另一個(gè)則奮力將一柄巨大的金鑰匙推向虛空,鑰匙齒孔鏤刻得精細(xì)無比。
令季鯉注目許久的,是籠罩在圣書上方的巨大榮耀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