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連晨光都吝于停駐的角落。
補德童小小的身子縮成一團,幾乎要與墻角的陰影融為一體。
他的手指凍得通紅,卻無比珍重地捧著一團濕泥。
泥巴早已被他孱弱的體溫捂得半干,捏成了一顆歪歪扭扭的“桃果”。
在那粗糙的表面上,用指甲刻著一行稚嫩的小字:“張師兄救我那次”。
這便是補德童的“補德”。
那些因背負他人罪業(yè)而早亡的雜役,神魂被拘于碑文,永世不得超生。
而像補德童這樣生來便帶有微弱“功德”的孩童,則被骨秤翁圈養(yǎng),用他們天生的善意為那些亡魂捏造虛假的善行,以求稍稍平衡骨秤,維持此地因果的穩(wěn)定。
一聲輕微的鼾聲從不遠處傳來。
補德童怯怯地抬頭,看到送柴的林閑師兄靠在柴堆上,似乎已經(jīng)睡著了。
他松了口氣,正要低下頭繼續(xù)守護自己的“桃果”,卻見林閑的身體猛地一晃,像是做了個噩夢,揣在懷里的半塊黑面饃“咕嚕?!睗L了出來,正好停在他的腳邊。
孩子咽了口唾沫,眼睛死死盯著那半塊能救命的干糧,卻不敢動。
林閑仿佛被驚醒,揉著惺忪的睡眼,含糊不清地嘟囔:“唉,怎么掉了……”他瞥了補德童一眼,又不耐煩地擺擺手,“算了算了,臟了,給你吧。”說著,他吸溜了一下快要滴落的鼻涕,順勢在空中一甩。
一滴晶瑩剔的液體,在空中劃過一道微不可見的弧線,精準(zhǔn)無誤地落在了那顆泥做的“桃果”上,瞬間滲入其中,不見蹤影。
補德童渾然不覺,只當(dāng)是這位師兄不小心。
他撿起地上的饃,用盡全身力氣,小聲而鄭重地道了句:“謝謝……林師兄。”
林閑沒再理他,打著哈欠,扛起剩下的木柴,晃晃悠悠地離開了后巷。
他那看似慵懶的眼底,卻閃過一絲無人察覺的精芒。
那不是鼻涕。
那是他以混沌源焰凝練萬物雜質(zhì),煉化出的一絲“德引”。
此物本身并無功德,卻如同一把鑰匙,能將虛假的善行偽裝成真實的情感烙印,讓那冰冷無情的骨秤,也得“稱”出一份源自人心的重量!
天平殿內(nèi),氣氛凝重如冰。
骨秤翁端坐于高臺,面前懸浮著一面巨大的光幕,上面滾動著密密麻麻的數(shù)據(jù)流。
這些數(shù)據(jù),對應(yīng)著亂墳崗十萬墓碑上每一個亡魂的罪值。
突然,他的動作停滯了。
渾濁的雙眼死死盯住光幕的一角,那里的數(shù)據(jù)正在發(fā)生詭異的跳動。
“不可能!”
一聲嘶啞的低吼打破了死寂。
骨秤翁猛地站起,枯瘦的手指點在光幕上,將那片區(qū)域瞬間放大。
只見近百個罪值極高、權(quán)重極低的亡魂碑文記錄末尾,竟憑空多出了一行行嶄新的小字!
“曾得孩童供果一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