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李文昌在江州的巡查,成了全省矚目的焦點。
他閉門謝客專心核查卷宗,氣氛一日緊過一日。
這日,李文昌突然在行轅召見陸丞。
書房內(nèi)只有他們二人氣氛凝重。
李文昌將一疊卷宗推到陸丞面前,面色嚴肅:“陸大人,范明遠周安邦皆指控你為排除異己,嚴刑逼供屈打成招。
對此你有何解釋?”
陸丞神色不變:“李大人明鑒。
范周二人罪證如山,賬冊往來書信、證人證言俱在,鏈條完整,何須刑訊?
此乃二人困獸猶斗攀誣之詞。
大人若不信,可提審相關(guān)賬房胥吏乃至受其盤剝的商賈百姓,一問便知?!?/p>
“本官自會核實?!?/p>
李文昌目光銳利,“但據(jù)本官所查你推行新政,減免雜稅固然惠及百姓,卻也導致府庫收入銳減。
你急于從漕市二司找補,是否因此才對范、周二人下手過急。
甚至有所羅織?”
陸丞心中冷笑,果然開始從動機上做文章了。
他坦然道:“大人此言差矣。
減免不合理雜稅,是為涵養(yǎng)稅基百姓富足,朝廷正稅方能長久。
漕市二司之弊,如同碩鼠侵吞國帑,革除正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
何來找補一說?
下官所為皆在案卷之中,每一筆款項皆有據(jù)可查。
大人若覺證據(jù)不足,盡可深入調(diào)查,下官全力配合?!?/p>
李文昌盯著陸丞,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出破綻。
但陸丞目光澄澈毫無躲閃。
半晌李文昌才緩緩道:“陸大人,你可知朝中如今對你議論紛紛?
參劾你的奏章不止一本?!?/p>
“下官略有耳聞。”
陸丞平靜道,“臣子之道在于實心任事,而非揣摩上意趨利避害。
只要于國于民有利,個人毀譽不足掛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