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
這座位于襄樊之北、宛城之南的小小縣城,也就是當(dāng)初劉備蝸居的地方。
自從張繡投降曹操后,新野就成了荊州抗曹的最前線,宛如橋頭堡一般。
劉表死后、曹操南下、劉備攜民渡江之后,新野就快速破敗下來。
之后,周瑜更是把當(dāng)?shù)匕傩諆?nèi)遷,新野就徹底沒人了,就如同鬼城一樣。
不過當(dāng)眼下,這座空無一人的破敗小縣,以驚人的速度繁榮起來。
至于原因自然是新野小縣,成了曹、周兩家互市的交易點(diǎn)。
原本空蕩蕩的民居,正好成了現(xiàn)成的商鋪或者倉庫。
反正是無主之物,趕來的商販先到先得,挨個(gè)駐扎其中。
原本清冷的街道,也在短時(shí)間內(nèi)變得車水馬龍。
不過說實(shí)話,這地方倒是沒什么百姓來逛街。
無他,互市更像是一個(gè)“批發(fā)市場”,而不是“零售集市”。
來到這里的都是商賈,多半還是有實(shí)力,從天南地北、四面八方來的大商賈,交易也只存在于商賈之間。
北方商賈帶著北方特產(chǎn),例如皮裘、藥材、山珍之類。
南方商賈帶著南方特產(chǎn),例如茶葉、蜀錦、海貨之類。
雙方討價(jià)還價(jià),互相交換特產(chǎn),這才是所謂的“互市”。
看對眼的,雙方直接以物易物。
談不攏的,則用五銖錢來交易。
當(dāng)然,交易也不僅限于南北雙方。
例如荊州、益州之間,商賈也會(huì)互相交易。
北方各州郡更不用說,冀青幽并、兗豫司徐,互相之間同樣如此。
最重要的一點(diǎn),這地方不用交稅
道理很簡單,這里沒有執(zhí)法者,根本也就沒人收稅。
周瑜不可能允許曹操在這里收稅,曹操也不可能允許周瑜在這里收稅。
除了商人之外,不管是行政人員還是軍事力量,都不允許進(jìn)入其中。
曹、周雙方互相牽制,就導(dǎo)致新野城中沒有“公家人”,沒公家人咋收稅呢?
交易不用產(chǎn)生商稅,新野立馬就成了商賈的人間天堂!